-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jīng)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0845
- 條形碼:9787108070845 ; 978-7-108-07084-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 本書特色
日本與中國有相似的應試競爭環(huán)境。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追求人的真正成長?《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他山之石的難得樣本。
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 內容簡介
兒子檀聰和女兒檀芳從北京來到日本,在日語不通的情況下開始了小學和中學生活。本書聚焦的是孩子們在初中三年的生活。作者呈現(xiàn)了一幕幕日本中學教育的日常:生活指導具體入微,甚至下雨天雨傘如何放置、如何借與還,都做了詳細的說明。每天的午餐也是教育內容,稱作“給食教育”,學生在午餐中認識了當?shù)、當令食材,餐后須收拾碗盤、垃圾分類、利用廢棄食材,由此形成受益終身的飲食習慣。烹飪、縫制、保育、木工、園藝、機械、金屬加工,這些都是中學家務課的內容,實操性強,旨在讓學生獲得生活自立所推薦的基礎,深入理解家庭的意義。日本是全民熱衷運動的國家,中學生幾乎人人參加體育俱樂部,訓練密集、專業(yè)。在海中游泳以及每年一次的運動會,都是考驗意志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時候。中考競爭激烈,課外培訓班花樣百出。但成績并非全部,學霸和后進生各有其道路。作為家長,作者也寫到了家庭、學校與社會三方是如何聯(lián)動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由此呈現(xiàn)出更廣闊的日本社會圖景。
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 目錄
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 節(jié)選
日本學校是什么樣的?
楊東平 雖然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目光跨越了太平洋,對歐美教育的關注遠遠超過了亞洲近鄰。曾經(jīng)的“亞洲四小龍”在經(jīng)濟上的成功并沒有吸引我們去了解它們的教育。對于近在身邊的日本教育,我們一直如霧里看花,若暗若明。因而,得到這部書稿,我有種迫不及待的心情。
與那種走馬觀花的見聞和評論完全不同,這本《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是一位中國媽媽對兒子和女兒在日本初中三年學習的紀實。她的上一本《日本國立小學365天》,記錄的則是兒子在小學六年級的學習歷程。這種來自家長的教育觀察,包含了子女的成長記錄,日記、作文、繪畫,學校的各項教學、活動、管理的細節(jié),以及相關的歷史和知識背景,是一種近乎原生態(tài)的展示,使我們得以看見日本中、小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具有觸手可及的溫度和質感。
閱讀的感受是顛覆性的?匆娨粋中國兒童在另一個文化傳統(tǒng)和教育環(huán)境中如此鮮活地成長,竟然有一種久違的感覺。因為沉浸于國內嚴酷的應試競爭和教育焦慮之中,我們對教育的認知變得越來越虛無,對教育的理想越來越懷疑,甚至陷入一種不可知論。這本書不僅提供了釋疑解惑的“它山之石”,而且一掃困擾我們的精神霧霾,讓我們重新感受到曾經(jīng)深信不疑的教育應有的美好、價值和尊嚴。
自然,閱讀是對兩國教育時刻進行比較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刺痛的感覺。幾乎在每一個方面,看到的都是差異,令人陌生的差異。表面上現(xiàn)代學校的面貌都是大同小異的,但一進入學校內部和教學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差異之大超出想象。極端一點說,猶如進化鏈條上兩個不同的物種。日本教育既具有非常明確的現(xiàn)代性,也極富民族特色,是兩者的完美結合。
日本的中小、學到底是什么樣的,讓我們選取一些片段,一探究竟。
早就聽說日本學校的教學十分寬松,有一位我認識的中國媽媽痛感在日本學!皩W不到東西”,甚至打算讓女兒轉學到北京上學。本書作者的評價類似,課業(yè)負擔和學習壓力,基本是沒有的!叭毡緦W校對學生要求很松,他們注重的是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手工能力。”“兒子在日本國立小學的一年充滿了各種活動,正經(jīng)課都不怎么上,更說不上留什么作業(yè)了。”“初一才**次體驗考試!背踔袝r學校不留作業(yè),教科書配有習題冊,學生根據(jù)課程進度自覺寫作業(yè),在考試當天提交習題冊。
直到2011年以前,日本小學沒有外語課,現(xiàn)在外語課的內容也非常簡單,不是必修課。正式的英語學習是從初中開始的。小學的一至四年級由班主任教所有課程(包班和全科教師),五至六年級部分學科有專任老師,初一以后全部學科由專任教師擔當。
那么,小學的目標是什么呢?作者女兒小學的開學典禮,副校長講了三個口號 :交上好朋友!變得更聰明!身體更強壯!有一首每個日本人都會唱的歌《上學以后》,是他們進入小學時唱的:“上學以后/能交上一百個朋友嗎/要一百個人一起吃飯/在富士山頂吃飯團/啊唔 啊唔 啊唔……”
還有我們難以想象的:日本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禁止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公立小學一般只允許學區(qū)內兒童入學,由于就近入學,上學一般走路只要5—20分鐘。小學男生一年四季都穿短褲,到了中學才穿長褲。
日本的學校分為國立、公立和私立三種。國立學校多是國立大學的附屬學校,具有精英教育屬性,并承擔教育實驗的責任。國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數(shù)量都很少,公立學校占90%。無論城鄉(xiāng),公立學校的校舍建筑、教學設施都是標配,都有游泳池,夏天的體育課就是游泳。為了均衡教育品質,公立學校的老師*長六年必須流動到其他學校。
看看他們的教學吧。日本小學的數(shù)學課叫“算數(shù)”,中學開始才稱“數(shù)學”。算數(shù)課的基本模式不是計算,上課的方式往往是給出一個算式,例如1+1=2,讓孩子們說出其含義,能夠說出多種含義更好。這實際上是幫助學生建立一種數(shù)學思維,是比計算更有難度的事。
國語的學習重視閱讀和寫作。從小學養(yǎng)成讀小說的習慣,社會和學校有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措施。寫作課,小學主要是寫表達感受的“感想文”;中學以后就寫“意見文”了,即具有論文性質的作文,通過比較分析不同觀點,鍛煉邏輯性,提升表達技能。不同年級的選題也不相同。初一的選題,多在交往和價值觀方面,例如:“男女生之間存在友情嗎?”“人的外觀和內在哪個更重要?”初二,探究事實的真相、討論是非等問題便會成為寫作的主題,例如:“從學生時代開始染發(fā)和戴耳環(huán)就該是自由的?”“學校應該允許外貌和家世背景差異產生的潛規(guī)則存在嗎?”初三的主題更為關注社會問題,如:“巴士和電車中需要設置優(yōu)先席嗎?”“電視應該播放自殺和殺人的報道嗎?”“日本破壞自然的現(xiàn)象”“智能手機與自殺的關系”。中學的意見文寫作要求1200—1600 字,可見其思維程度和寫作能力的進階。
比起學習成績,日本學校更注重學生對所有教育活動的參與。多種多樣的俱樂部活動從小學直到大學,稱為“部活”。中學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都比學習更熱衷于“部活”,它主要分為運動和文化兩大類!皟鹤铀诘拇笕袑W的運動部有排球、籃球、羽毛球、棒球、壘球、足球、田徑、乒乓球、劍道、游泳、競走,文化部有美術、吹奏樂、手工、花道、志愿者、電腦、科學、合唱、茶道、讀書、園藝、木工、交際舞、障礙學生跑步會。男生一般加入運動部,女生也大多是運動部,總之,加入運動部的學生占四分之三。”日本沒有體校,專業(yè)運動員都產生于中學的俱樂部中。因此,如果參加“部活”,就得一周集訓三四天,外加自己每天練習,以參加全國大學生比賽為目標。俱樂部會在考試前一周停止活動,以便學生專心學習。
我們從流行的視頻中已經(jīng)看到日本幼兒園高難度的體育活動。日本學校的體育包括運動和保健兩部分,保健是健康,體育是運動。不僅是校內的體育課,而且包括到大海中游泳、遠足、滑雪等多種戶外運動。與中國不同,日本的學校運動會所有學生都是選手,所有項目都是全體參加,包括各年級的接力賽。學生戴一字巾頭帶,各班顏色不同,按頭帶顏色記錄得分。除各種距離的長短跑,還有傳統(tǒng)的流筏、齊步競走、蜈蚣競走、兩人三腳、跳大繩,以及團體操和群舞的表演項目。艱難的團體操、金字塔等排練往往致使學生“渾身是傷”?梢妼W校體育和運動會的重點不在競賽結果,而是鍛煉意志、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日本中、小學有一些課程是中國完全沒有的,例如食育。與中國的“五育”不同,日本學校的“五育”,系指食育、體育、知育、德育和才育。食育是五育之本,培養(yǎng)“吃的能力,培育生存能力”。關鍵是,人家每一個教育目標都是很具體的、可以落實的。培養(yǎng)“吃的能力”的具體目標是“保持身心健康;理解飲食的重要和快樂;能選擇和烹調食物;作為基礎教育的社會性延伸,有想一起吃飯的人;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并能做到傳播和推廣;養(yǎng)成對食物和做食物的人的感恩之心”。能夠提出“有想一起吃飯的人”這樣的目標,令人嘆為觀止。
而且,家務在日本的基礎教育中是重要的課程,以至于有“家務是國家的起點”這樣的說法。這與中國先賢“齊家治國”的理念不是一脈相承的嗎?可惜在中國當代的學校教育中,家務早已失傳。這門課在日本的小學和高中叫“家庭課”,初中則是“技術家庭課”,簡稱“技家”!凹技艺n”在初一、二年級為 70 課時,三年級 35 課時,內容一半是學習家庭領域,另一半是學習技術領域。它指向的就是學會生活、學會生存。
作為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難道日本中、小學不重視競爭嗎?也不完全是。競爭性的學習是在高中階段才開始的。在義務教育階段,強調的主要是與自己的比較和競爭,日文中稱為“自己軸”,建立了“自己軸”的人,會不管他人如何評價,會積極主動地克服困難。反之,“他人軸”則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評價,沒人監(jiān)督就偷懶,遭批評則情緒低落。在日本學生中普遍流行的“加油卡”,就在于調動自發(fā)的學習積極性,自主制定目標和實現(xiàn)目標。如此等等。盡管如此,如何全面評價日本的中小學教育,仍然是個復雜的問題。一個流行的謬誤,是想當然地認為作為儒教文化圈的國家,日本和中國一樣仍然信奉分數(shù)和考試,學生仍然在應試競爭的苦海中掙扎?戳诉@本書,可謂真相大白。
作者的兒子檀聰?shù)慕逃龤v程是一個實例。檀聰2009年在日本讀小學六年級,2010—2013年讀初中,接受的基本是“寬松教育”,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醫(yī)學院的大學生了。檀聰初三的意見文就是討論寬松教育的,并進行了年級演講!皩捤山逃笔且粋需要專門討論的教育話題,限于篇幅在此不展開,還是聽聽檀聰?shù)膫人體驗和感悟吧。
檀聰認為,寬松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啟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皬闹袊欠N放學后幾小時都不得不埋頭做作業(yè)的日子里解放出來,得以體驗了寬松教育,漸漸地,感覺學校是個快樂的地方!薄皝砣毡疽院,我居然喜歡學習了。”“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學習領域,進而找到了自己的夢想。這是我從寬松教育中收獲的*大財富。”他說雖然“寬松教育”政策改變了,“自己對待學問的強烈探究心不會被剝奪,因為我會一直去樂享從學習的寬松中得到的自由并提高自己”。
相信無論是校長、老師還是家長、學生,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良多。對于研究者,我想說的是,應當更多地關注我們的亞洲近鄰。比較而言,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制度更為相近,它們教育轉型的成功經(jīng)驗,更值得我們學習。 2021年1月31日
(本文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
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 作者簡介
譚琦,1987年畢業(yè)于北京廣播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 在北京電臺當過播音員, 后赴日留學, 研究生畢業(yè)于日本大學藝術學部,F(xiàn)任東京外語學院翻譯科講師、自由撰稿人。著有《日本國立小學365 天》《姜椿芳校長傳》等, 譯作有《新型廣告》《創(chuàng)意思路》《廣告文案》《屋頂墻面綠化技術指南》《城市綠化技術集》。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