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fēng)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身體的媚術(shù):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xué)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200691
- 條形碼:9787100200691 ; 978-7-100-2006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身體的媚術(shù):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xué)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人文愛好者«訓(xùn)詁考據(jù) × 歷史人物 × 小說手法:史料之拓展和解讀之深入。
作者博學(xué)多才,為文恣意,融正史、野史(如《穆天子傳》《竹書紀年》)以至虛構(gòu)的文學(xué)作品(如《西廂》)于一體,讓人讀來酣暢淋漓。上編側(cè)重后宮政治與身體媚術(shù),從身體出發(fā),蕩舟逍遙于歷史的五湖煙波浩渺深處;下編鉤沉敘寫,從嫦娥、娥皇女英到李清照的二十二對男男女女的愛恨情愁,從傳說到歷史,再到文學(xué),是為愛情考古。而從身體與權(quán)力,到知識考古學(xué),正是?碌哪檬趾脩颉 «選取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講述權(quán)力與身體的博奕和斗爭。
捕捉中國歷史的細節(jié),還原其原本的面目,賦予其靈魂和生命。從蛛絲馬跡里求證、釋疑,從正史、野史和神話傳說里正本清源。面對強權(quán),人從利用自己的身體,到剝奪身體的權(quán)利和尊嚴,*后回歸自己的身體,是對深刻的中西哲學(xué)思想的通俗演義,展現(xiàn)身體與社會、自身與身外的復(fù)雜關(guān)系。 «350多處引經(jīng)據(jù)典,后附白話文解釋和作者視角獨特的解讀。
作者旁征博引,350多處引文皆出自《史記》《左傳》《漢書》《國語》《古史考》等史學(xué)著作,《周禮》《漢官儀》《禮記》《大戴禮》《夏小正》等建制典籍,《九章》《西京雜記》《南村輟耕錄》《風(fēng)俗通義》《述異記》等文學(xué)名篇,《默記》《萬歷野獲編》《茶香室續(xù)鈔》《容齋三筆》《太平御覽》等朝野遺聞,并附有白話文解釋和視角獨特的解讀。 «首次整理刊。纤沃撩鳎┕偶兴L美人圖40余張,其中20余張難得一見。
如唐伯虎筆下的嫦娥像,出自《新刊古列女傳》的妲己像,漢畫像石中的西王母像,出自《明刻歷代百美圖》的褒姒像、息媯像、夏姬像、西施像、王昭君像、趙飛燕像、趙合德像、楊貴妃像和花蕊夫人像,改琦所作的的魚玄機像,娥皇和女英像,李清照像等。
身體的媚術(shù):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xué)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從中國歷目前的身體事件和的愛情故事兩個方面著手。承襲法國?碌纳眢w社會學(xué)視角,選取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講述權(quán)力與身體的博奕和斗爭!吧眢w即權(quán)力”是?绿岢龅纳眢w社會學(xué)的有名理論。權(quán)力在這里不是國家意志的強權(quán)干涉,而是一種彌散性的影響力,促使身體做出相應(yīng)的改變。作者許暉正是由此不拘一格的新視角出發(fā),重新審視和解讀歷目前的一些人物和事件,還原其背后的真實與真相,探尋歷史的奧秘和人性的復(fù)雜,洞察人類矛盾的文化思想和悖謬的行為姿態(tài)。許由、伯夷、叔齊、伍子胥、林沖、西施、貂蟬、魚玄機等都被納入了研究視野。
身體的媚術(shù):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xué) 目錄
上編 身體的媚術(shù)
異象 圣誕
自宮 自我閹割的**刀
潔行 采薇的怨歌
放逐 兩個人的端午
殘身 四刺客:身體媚術(shù)的邏輯退卻
后宮 身體美學(xué)的**次淪亡
生降 丈夫不能再辱
金蓮 遠觀與褻玩的精神分析
逼良 林沖夜奔
刺青 國家主義的刺青
苦節(jié) 海瑞道窮
下編 愛情考古
奪婚 羿和嫦娥
契約 牽牛和織女
陰謀 舜和娥皇、女英
入贅 禹和涂山氏女嬌
怨婦 履癸(夏桀)和末喜
離間 帝辛(殷紂王)和妲己
信使 周穆王和西王母
復(fù)仇 周幽王和褒姒
龜息 息侯和息媯
巫愛 巫臣和夏姬
沉江 范蠡和西施
詛咒 萬喜良和孟姜女
疑情 項羽和虞姬
意淫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
誣陷 漢成帝和趙飛燕、趙合德
隱喻 呂布和貂蟬
殉情 喬知之和窈娘
兵變 唐玄宗和楊貴妃
亂棄 元稹和崔鶯鶯
妒忌 李億和魚玄機
流年 孟昶和花蕊夫人
怨恨 趙明誠和李清照
身體的媚術(shù):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xué) 節(jié)選
怨恨
趙明誠和李清照
公元1134年秋八月初一的黃昏,在南宋都城臨安的寓所里,51歲的李清照剛剛寫完《金石錄后序》的*后一句話。借此她總結(jié)性地回顧了自己坎坷的一生,尤其是百感交集地回顧了丈夫趙明誠和自己的愛情生活。
因一部《金石錄》,趙明誠和李清照的婚姻被人羨慕地稱為“金石良緣”。在《金石錄后序》中,李清照為這種“金石良緣”添加了不容置疑的溫馨場景。
李清照18歲嫁給趙明誠,這時趙明誠21歲,還是太學(xué)的學(xué)生。因家貧,“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一個汴京城里的窮太學(xué)生,靠“質(zhì)衣”典得五百錢,在相國寺買得碑文和果實,回到家后和新婚妻子“相對展玩咀嚼”,多么動人的畫面啊。展玩的不僅僅是碑文,咀嚼的也不僅僅是果實,而是小夫妻之間的志同道合和幸福生活剛剛開始的綢繆繾綣。
另一場景則成為著名的千古佳話!坝嘈耘紡娪,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烹茶、較書、勝負、舉杯、大笑,這一切惹人艷羨的雅致生活,都發(fā)生在“歸來堂”里。顯然,堂以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命名。對淡泊先賢的追慕,對樂天知命情懷的自居,在婚姻生涯的前十幾年里,在青州鄉(xiāng)間的“歸來堂”里,發(fā)散出奪目的光輝,以至于這種光輝遮蔽了人性的全貌,遮蔽了《歸去來兮辭》中刺目的兩句警語:“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不知道51歲時的李清照,重溫這兩句也許被她和趙明誠的琴瑟和弦所忽略的名句時是怎樣一種心情,她還是那個“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的為賦新詩強說愁的天真少女嗎?
當收藏漸備,“歸來堂”開始以書庫的面目經(jīng)營,書冊都放在大櫥里,“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guān)出卷帙。或少損污,必懲責(zé)揩完涂改,不復(fù)向時之坦夷也。是欲求適意,而反取憀慄”。在這一段記述中,美國漢學(xué)家斯蒂芬·歐文敏銳地覺察出了其中人稱的悄然變化:“現(xiàn)在,她明白無疑地用上了**人稱,把她自己的感受同她丈夫的感受區(qū)別開來:‘余不耐!ā沂懿涣恕保ㄋ沟俜摇W文《追憶》)“請鑰”,毫無疑問是李清照向書庫的主管趙明誠請鑰匙;“懲責(zé)”,毫無疑問是“性素急”的趙明誠對李清照損污書冊的懲責(zé)。此刻,李清照仍然依照中國古代婦女的良好婦德,只是隱約地抱怨說:“欲求適意,而反取憀慄!庇谑,李清照“余性不耐”,我受不了了,開始節(jié)衣縮食,獨自購買收藏書史百家,“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這一切樂趣都不再是和趙明誠共享的了。趙明誠的收藏品儲藏在專門營造的書庫和書櫥里,鎖上鎖,清潔而鄭重,甚至在把書冊拿出來的時候也誠惶誠恐,就像對待無價珍寶一樣;而李清照的書史百家,不過任意地羅列在幾案上和枕席間,隨用隨取,就像對待平常的物件一樣。兩個人的收藏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無情地顯露出了巨大的鴻溝,那種“相對展玩咀嚼”的輕松心態(tài)再也尋覓不回來了。
像是一個呼應(yīng),緊接著,災(zāi)難來了。金兵犯京師,逃難的生涯即將開始,兩人四顧茫然,已經(jīng)隱約地預(yù)感到了這些收藏品的未來命運,“且戀戀,且悵悵,知其必不為己物矣”。建炎年間(1127年),二人奔喪南下,載書十五車,其余的都留在青州鄉(xiāng)間,金兵攻陷青州后,一把火全燒成了灰燼。這是藏品的**次流散。
兩年后,1129年春三月,趙明誠和李清照坐船上蕪湖,入姑蘇,打算在贛水一帶找個住處。夏五月,到了池陽,宋高宗趙構(gòu)下旨命趙明誠去湖州赴任。按規(guī)矩應(yīng)該去朝廷謝恩,趙明誠于是一個人去江寧。臨別時的那一幕,李清照在以后的歲月中一定記得清清楚楚: 六月十三日,始負擔(dān)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爛爛射人,望舟中告別。余意甚惡,呼曰:“如傳聞城中緩急,奈何?”戟手遙應(yīng)曰:“從眾。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卷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馳馬去。 趙明誠一身葛衣,翻起額頭上的頭巾,精神如虎,目光炯炯,和李清照作別。李清照“意甚惡”,顯然,李清照心中十分不安,這么多的藏品被托付給了她一個弱女子,而且,就像斯蒂芬·歐文指出的那樣:“李清照明白了,在他的藏品中也有她的價值和她的相對于其他藏品的價值。”(斯蒂芬·歐文《追憶》)“她的價值和她的相對于其他藏品的價值”被即將離別的趙明誠規(guī)定得層次分明:先扔掉輜重,然后是衣被,然后是書冊卷軸,然后是古器,*貴重的宗器(宗廟祭器)要李清照和它們共存亡。在也許是生離死別的*后關(guān)頭,在李清照忐忑不安地向丈夫詢問一旦出現(xiàn)緊急情況應(yīng)該怎么辦的時候,趙明誠居然把妻子的命運置于宗器的命運之下,吩咐她一定要與宗器共存亡,宗器不在,李清照也不能獨存。這是多么殘酷的安排啊!千年之后的今天,已經(jīng)無法揣想李清照聽到這一安排時的心情了,她也沒有在這篇長長的后序中表露那一時那一刻的所想。
緊接著,趙明誠途中中暑生病,七月末李清照得到丈夫病危的通知,“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趙明誠已病入膏肓。“余悲泣,倉皇不忍問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殊無分香賣屨之意。葬畢,余無所之!崩钋逭盏脑购藿K于爆發(fā)了:在妻子一夜三百里趕來的辛苦中,在趙明誠的彌留時刻,趙明誠居然有閑心作絕命詩,卻不對家產(chǎn)和藏品作任何安排。這是一個令人不能容忍的暗示,即江邊分別時的安排就是*終的安排,就是趙明誠關(guān)于家產(chǎn)和藏品的遺囑,無論如何,“分香賣屨”之類的舉動都不可行。李清照在,藏品在;李清照亡,藏品亡。對趙明誠來說,藏品和他撰寫的《金石錄》是使他流傳后世、永垂不朽的唯一希望,至于妻子的命運則無足道,只能牢牢地被綁縛在足以使他不朽的物件之上!霸岙,余無所之”,埋葬完趙明誠,李清照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這是非常沉痛的一句話,李清照被綁在了一副沉重的軛上,此生只能顛沛流離了。
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從未受過流離之苦的李清照也病倒了,“僅存喘息”。下一步怎么辦?既然重擔(dān)已經(jīng)擔(dān)上了肩頭,那就只能硬挺了!坝泻蝿倮裳?挺住意味著一切!贝藭r尚有二萬卷書,二千卷金石刻,器皿、茵褥及其他物件不可勝數(shù)。遂遣人把這些東西送往洪州(今南昌)趙明誠的妹婿處。冬十二月,金兵攻陷洪州,“所謂連艫渡江之書,又散為云煙矣”。這是藏品的第二次流散。
此后,李清照一直處于奔波之中:臺州、剡縣、睦州、黃巖、溫州、越州、衢州、杭州。這時她聽到了一個可怕的謠言。趙明誠病重的時候,他的朋友張飛卿來看他,隨身帶著一把玉壺,其實是似玉的美石做成的,走時又帶走了,這時便有人造謠說趙明誠通過張飛卿向金國獻金,還傳說有人向朝廷檢舉。通敵之嫌讓李清照驚恐萬分,也不管趙明誠的遺囑了,馬上將所有的宗器等物盡數(shù)拿出來,欲通過外庭獻給朝廷。于是,李清照又開始了追蹤朝廷的奔波:越州,四明。再也不敢把宗器留在身邊,李清照寫了封書信一并寄放在剡縣。后來聽說官軍收叛卒時取去,盡數(shù)歸了李將軍。這是藏品的第三次流散。
第四次,也是*后一次流散,是在會稽,住在鐘氏家里,這時李清照身邊只剩下五六箱書畫硯墨了,再也不舍得放在別處,隨身帶著。忽然有一天晚上,有人掘開墻壁偷走了五箱。李清照悲痛不已,出重金懸賞。兩天后,鄰人拿出十八軸書畫求賞,這才知道偷盜者就在身邊。至此,還剩下一兩種殘余,李清照感嘆道:“平平書帖,猶復(fù)愛惜如護頭目,何愚也耶!”沒有任何價值的書帖,我還像愛護頭目一樣愛惜它們,真是太愚蠢了!
五年之后,李清照在臨安安定下來,“忽閱此書,如見故人”,此書即《金石錄》。一個“忽”字,把李清照顛沛流離的生活表述得淋漓盡致,她已經(jīng)沒有余裕顧及到丈夫的著述了。忽然看到了《金石錄》,李清照回憶起丈夫撰寫《金石錄》時優(yōu)雅勤奮的情景:
裝卷初就,蕓簽縹帶,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輒?倍,題跋一卷。此二千卷,有題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趙明誠對藏品的熱愛,十數(shù)年如一日。把十卷束成一帙;每天晚上?倍,題跋一卷;二千卷中有題跋者五百零二卷。如此詳細地羅列趙明誠《金石錄》的成書過程之后,李清照卻進行了無情的質(zhì)疑: 昔蕭繹江陵陷沒,不惜國亡而毀裂書畫;楊廣江都傾覆,不悲身死而復(fù)取圖書。豈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歟?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 斯蒂芬·歐文在《追憶》這部名著中令人信服地解釋了這種無情的質(zhì)疑: 她含蓄地把丈夫?qū)κ詹仄返臒崆楸戎诹涸酆退鍩鄣牟貢,兩者都是人們在言及荒淫政府及其可悲下場時經(jīng)常舉到的例證,兩者都代表價值的一種招致毀滅的扭曲形態(tài)。 李清照含蓄地諷刺了丈夫的藏書癖,甚至尖銳地控訴也許正是因為丈夫這種“斤斤愛惜”的藏書癖,而*終導(dǎo)致了所有藏品的流散。這是一種富有閱歷的控訴,也是一種失控的控訴。她對丈夫把器物價值置于她的價值之上的怨恨,終于全部地、顯豁地流露出來了。難道還有比“正因為你愛惜,它才不肯留在人間”更激烈的指控嗎?
諷刺的是,正是借助于李清照的《金石錄后序》,趙明誠的《金石錄》才得以流傳下來。在這篇真正“不朽”的“后序”的結(jié)尾,李清照發(fā)出了對一切把器物價值置于人的價值之上者的嚴厲警誡:“所以區(qū)區(qū)記其終始者,亦欲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四刺客:身體媚術(shù)的邏輯退卻
刺客,以身事人,講究的是“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為報知己,甘心自殘身體,以求一逞。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的結(jié)尾對刺客群體評價道:“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不管事情*后成功沒有,然而他們立意昭彰,志向不墮,因而名垂后世。這種名譽并非虛妄,它貫穿在一個個刺客驚心動魄的故事之中。
殘身的身體政治學(xué),在先秦精神尚未消亡的時代,發(fā)散出奪目的光芒。先秦那種悍不畏死、視死如歸的精神核心,也許并不追究事情的是非,知己者也許并非總是代表正義,但是那種行為中的耀眼美感,千載以下,在人性逐漸糜爛、血性近乎失傳的中國史上,猶令人凜凜窒息。
要離的故事記載在后漢趙曄所著的《吳越春秋》里。
要離是一個“細人”,即身材矮小、體質(zhì)羸弱的人。但是伍子胥卻稱許他“其細人之謀事,而有萬人之力也”。齊國壯士椒丘欣在淮津飲馬,馬被水神取走了,椒丘欣大怒,袒裸持劍入水,大戰(zhàn)水神。連續(xù)幾天才出來,盲了一只眼睛。雖然沒有戰(zhàn)勝水神、取回馬,但是椒丘欣仍然非常驕傲,因為畢竟敢和水神作戰(zhàn)的人少之又少。到了吳國,在友人的喪席上旁若無人,要離諷刺他說:
吾聞勇士之斗也,與日戰(zhàn)不移表,與神鬼戰(zhàn)者不旋踵,與人戰(zhàn)者不達聲。生往死還,不受其辱。今子與神斗于水,亡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殘名勇,勇士所恥。不即喪命于敵而戀其生,猶傲色于我哉! 我聽說勇士作戰(zhàn),和太陽戰(zhàn),表針都沒有移動就勝了;和神鬼戰(zhàn),腳跟沒有旋轉(zhuǎn)一步就勝了;和人戰(zhàn),還沒有說一句話就勝了。即使活著去死了回也不能受辱,F(xiàn)在您和水神作戰(zhàn),馬和馭夫都丟了,又少了一只眼睛,身殘卻還炫耀自己的勇敢,這是勇士所引以為恥的。不敢和敵人拼命,貪生怕死,居然還有臉來驕傲!
要離的諷刺可謂刻毒,噎得椒丘欣無話可辯,決意晚上去報復(fù)要離。要離回家囑咐妻子夜里不要關(guān)門。夜里,椒丘欣果然去殺要離,順利地登堂入室,發(fā)現(xiàn)要離居然門不關(guān),不守御,大膽躺著睡覺。椒丘欣一手持劍,一手揪著要離的頭發(fā)說:“你有三死之過。**,你在大庭廣眾之下辱罵我,當死;第二,門不關(guān),當死;第三,睡覺不守御,當死。”要離回答:“我沒有三死之過,你卻有三不肖之愧。**,我在大庭廣眾之下辱罵你,你卻不敢當場報復(fù),不肖;第二,入門不咳,登堂無聲,不敢光明正大,不肖;第三,你一手持劍,一手揪著我的頭發(fā),不敢和我公平?jīng)Q斗,竟然還敢大言不慚地數(shù)落我的罪過,不肖。你有此三不肖,不覺得自己卑鄙嗎?” 于是椒丘欣投劍而嘆曰:“吾之勇也,人莫敢眥占者,離乃加吾之上,此天下壯士也。” 椒丘欣扔下劍,嘆息道:“我這個勇士,人們都不敢小看我,要離之勇還在我之上,這才是真正的壯士。
吳王闔閭二年(前513年),吳王僚被專諸刺殺后,他的兒子慶忌逃亡到相鄰的衛(wèi)國。吳王闔閭擔(dān)心慶忌聯(lián)合諸侯來討伐自己,伍子胥就把要離推薦給了吳王闔閭。吳王闔閭看著眼前這個“迎風(fēng)則僵,負風(fēng)則伏”的“細人”,頓時毫無信心,這樣的一個要離,怎能殺掉萬人莫當?shù)膽c忌呢?要離看出了吳王闔閭的心思,于是獻計道:“臣聞安其妻子之樂,不盡事君之義,非忠也;懷家室之愛,而不除君之患者,非義也。臣詐以負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斷臣右手,慶忌必信臣矣!
要離說:“安于享受妻子和孩子的天倫之樂,不盡侍奉國君之義,是不忠;懷著家室之愛,卻不替國君除去他的心腹之患,是不義。臣詐稱犯罪出逃,請王殺了我的妻子,砍斷我的右手,慶忌肯定會信任我。”
僅僅為了吳王對自己的輕視,僅僅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要離就擺出這一篇大道理,不惜斷手戮妻子,以博取忠義的美名。這是典型的媚術(shù),殘身是為了取媚于君王。
果然,要離逃亡到衛(wèi)國,如其所愿,得到了慶忌的信任。緊接著,故事進入了高潮: 后三月,揀練士卒,遂之吳。將渡江于中流,要離力微,坐與上風(fēng),因風(fēng)勢以矛鉤其冠,順風(fēng)而刺慶忌,慶忌顧而揮之,三捽其頭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殺之,慶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豈可一日而殺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誡左右曰:“可令還吳,以旌其忠。”于是慶忌死。 要離跟隨慶忌伐吳,渡江至中流,因為力微坐在上風(fēng)處的要離,順著風(fēng)勢用單臂刺慶忌。慶忌中創(chuàng),霎時間萬念俱灰,揪著要離的頭三次埋進水中,可見心中的憤懣。然后把要離放在膝蓋上,說:“哈哈哈!要離真乃天下的勇士,如此細小之人,竟然敢行刺于我!”隨即囑咐左右:“要離是勇士,我也是勇士,不能一日而殺掉兩個勇士。讓他回吳國吧,成全他對吳王的忠誠!睉c忌遂死。
那是一個今天已經(jīng)不可想象、已經(jīng)不可思議的時代,連被暗殺者都表現(xiàn)出了如此之高的水平。慶忌因為欣賞要離的膽識和忠誠,居然置自己之死于不顧,令人不可傷害要離。
在這樣高水平的對手面前,要離取媚于吳王闔閭的初衷崩潰了,巨大的羞恥之心,逼迫他做出了非凡的選擇: 要離曰:“殺吾妻子,以事吾君,非仁也;為新君而殺故君之子,非義也。重其死,不貴無義。今吾貪生棄行,非義也。夫人有三惡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視天下之士?”言訖遂投身于江,未絕,從者出之。要離曰:“吾寧能不死乎?”從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祿!币x乃自斷手足,伏劍而死。 要離痛心地說:“我殺了妻子和孩子,以侍奉國君,是不仁;為新國君殺了過去國君的兒子,是不義。人應(yīng)該重死輕生,而不應(yīng)該以不義為貴。我如果貪生怕死,就是不義。有此三大惡行卻還活在世上,我還有何面目見天下之士!”說罷要離投江,被慶忌的隨從救了上來,勸他別自殺,回到吳國等待吳王闔閭賞賜的爵祿。要離遂自斷手足,伏劍自刎。
要離肯定抱著和慶忌同歸于盡的決心,慶忌臨死前洋溢著寬恕和絕望的行為,深深地刺激了要離,喚起了要離的羞恥之心。要離以必逞的一死,蕩滌了他殘身取媚的浮薄行徑。
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載:“其后七十余年而晉有豫讓之事!
豫讓是晉國人,先追隨范氏和中行氏,不被看重,郁郁不得志,于是轉(zhuǎn)而投奔智伯,得到智伯的重用。后來趙襄子滅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用智伯的頭作飲酒的器皿,以示對智伯的仇恨之深。豫讓逃到山里,立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著名誓言,決心為智伯報仇。
**次報仇,是更換姓名,冒充清理廁所的犯人。趙襄子如廁,心中有所感應(yīng),抓住了身懷匕首的豫讓。 襄子曰:“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后,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 趙襄子說:“豫讓是義人,我應(yīng)該避開他。智伯沒有后代替他報仇,而豫讓挺身而出替他報仇,是賢人!庇谑轻尫帕嗽プ。
**次報仇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面對趙襄子的寬大,豫讓并沒有退縮。緊接著,“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于市”。第二次報仇,已經(jīng)見過趙襄子的豫讓,開始自殘身體:用漆涂身,裝作患有惡瘡;吞炭裝作啞巴。然后在街上行乞。變換后的模樣連豫讓的妻子都認不出來了。
豫讓伏在趙襄子必經(jīng)的橋下,趙襄子的馬受驚,又一次抓住了豫讓。趙襄子斥責(zé)豫讓說:“以前你追隨范氏和中行氏,智伯滅了他們,你卻不替他們報仇,反而追隨了智伯。現(xiàn)在智伯死了,你為什么獨獨一而再再而三地要為智伯報仇呢?”豫讓回答說:“我追隨范氏和中行氏,范氏和中行氏像對待眾人一樣待我,我也就像眾人那樣報答他們;而智伯卻像對待國士一樣待我,因此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
至此,趙襄子終于明白了豫讓殘身苦形,為智伯報仇的決心之盛。于是: 襄子喟然嘆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為計,寡人不復(fù)釋子!”使兵圍之。 趙襄子被深深地感動了,流著淚說:“豫讓啊豫讓!你為智伯報仇,至此已經(jīng)成名了,而我曾經(jīng)饒恕過你,也已經(jīng)足夠了。我不會再一次饒恕你了!”兵士遂包圍了豫讓。
豫讓自知無幸。這時,豫讓提出了他*底線的要求: 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讎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于名譽的權(quán)利。上一次您寬恕了我,天下沒有不稱贊您的賢明的。今日之事,我愿意伏誅,但是希望讓我擊刺您的衣服,以成全我的報仇之意,那么我雖死不恨。不敢盼望您能夠答應(yīng),只是袒露我的心跡而已。”
像慶忌一樣,趙襄子也展示了他驚人的水平,答應(yīng)了豫讓的要求。于是,一幕動人的場景出現(xiàn)了:豫讓拔劍三躍,擊刺趙襄子的衣服,然后說:“九泉之下,我可以報答智伯了!”遂伏劍自殺。
豫讓的行為,顯示出驚心動魄的儀式之美:雖然強弱之勢分明,但人的尊嚴不容抹殺。今天的人會覺得可笑,會覺得簡直不可理喻。所幸豫讓的敵手是顯然認同這一價值觀的趙襄子,于是這一儀式得以上演,成全了豫讓的同時,也使豫讓拔劍三躍的身姿,凝固為中國史上*動人的身姿之一。
豫讓的殘身報仇,因為是在智伯死后,所以這種報答已經(jīng)消退了取媚的因素。
“其后四十余年而軹有聶政之事!辈恢浪氖嗄甑臅r間周期,對新的刺客的出現(xiàn)是短暫還是漫長。
聶政,軹縣深井里人,因為殺人,和母親、姐姐躲避到齊國,以殺豬為生。
濮陽人嚴仲子在韓國做官,和韓相俠累不和,嚴仲子逃亡,四處尋找能殺俠累的刺客。到了齊國,聽說聶政是勇士,就在聶政母親生日那一天,“奉黃金百鎰,前為聶政母壽”,被聶政以“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的理由拒絕了。過了很久,母親死了,聶政想起了嚴仲子的知遇之恩,遂下決心“將為知己者用”。
聶政西至濮陽,見到了嚴仲子。 嚴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韓相俠累,俠累又韓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處兵衛(wèi)甚設(shè),臣欲使人刺之,終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棄,請益其車騎壯士可為足下輔翼者!甭櫿唬骸绊n之與衛(wèi),相去中間不甚遠,今殺人之相,相又國君之親,此其勢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無生得失,生得失則語泄,語泄是韓舉國而與仲子為仇,豈不殆哉!”遂謝車騎人徒,聶政乃辭獨行。 嚴仲子說:“韓相俠累宗族眾多,住處又有很多兵衛(wèi),我曾經(jīng)找人刺殺他,都沒有成功。請您率領(lǐng)車騎壯士以為輔翼!贝炭偷闹\略**次在聶政身上顯現(xiàn)了:聶政沒有答應(yīng)嚴仲子的建議,理由是人多就有泄露消息的可能,消息一泄露,就等于韓國舉國而與嚴仲子為仇。為了守秘,為了不牽連嚴仲子,聶政謝絕了車騎壯士,一個人獨自前往韓國。這個守秘的約定,埋下了事情發(fā)展的伏筆。 杖劍至韓,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衛(wèi)侍者甚衛(wèi)。聶政直入,上階刺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擊殺者數(shù)十人,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 *驚心動魄的瞬間出現(xiàn)了:沒有任何鋪墊,沒有任何偵察、等待時機的準備工作,聶政一人一劍,徑直殺入俠累的府上,刺死了俠累,接著割下自己的面皮,剜出自己的眼睛,切腹自殺。
顯然,聶政對事情的結(jié)局早有預(yù)料,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包括自殘身體。這一殘身有著極為深遠的意味。
韓國把聶政暴尸于市,懸賞購問聶政的身份。聶政的姐姐聶榮一聽說這件哄傳已久的事,就意識到是弟弟所為,馬上趕往韓國,果然,這是弟弟的尸體。聶榮伏尸痛哭。面對眾人驚詫的詢問,聶榮的回答令人震驚:
身體的媚術(shù):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xué) 作者簡介
許暉,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主編:《“六十年代”氣質(zhì)》《中國歷史的后門》。主要著作:《亂世的標本:中國歷史上的亂世人格癥》《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植物在絲綢的路上穿行》《香料在絲綢的路上浮香》《古人原來是這樣吃飯的》《100個漢語詞匯中的古代風(fēng)俗史》《100個成語中的古代生活史》。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