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隱喻形態(tài)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9068831
- 條形碼:9787119068831 ; 978-7-119-0688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隱喻形態(tài)研究 內容簡介
世界因隱喻而精彩——隱喻是表征之神的神杖,它直指《易學》、《圣經》等經典所謂的“各從其類”。哲學、符號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學科趨之若鶩,爭相解說隱喻的奧秘,由此興起了二十一世紀的一門顯學。《隱喻形態(tài)研究》以整合性、泛時性的新視點,把隱喻看作決定人之為人的形意張力,故有隱喻形態(tài)之說。它試圖闡明隱喻的工作機制和它所能創(chuàng)生的意義潛勢,以此揭橥其認識論價值與可用于認知詞典學等研究的實踐意義。
隱喻形態(tài)研究 目錄
1.0 概述
1.1 何謂認知學習詞典
1.2 認知詞典學的理論形態(tài)
1.2.1 對認知過程的探求與吸納
1.2.2 模糊性與明晰性的張力
1.2.3 經典范疇與原型范疇的張力
1.3 認知詞典學對隱喻形態(tài)的認識
1.4 認知學習詞典的定位
1.5 認知學習詞典編纂的總體構想
第二章 隱喻形態(tài)對認知詞典學的促進
2.0 概述
2.1 對隱喻認識的嬗變
2.2 對隱喻態(tài)度的嬗變
2.3 對隱喻理論的簡要評述
2.4 隱喻的統(tǒng)一性解釋
2.4.1 隱喻的構成
2.4.2 隱喻的機制及相關要素
2.4.3 隱喻的識別
2.4.4 隱喻的歸結
2.4.5 隱喻的認知價值
2.5 隱喻形態(tài)與認知詞典學的契合
第三章 隱喻本質與認知詞典學的本質取向
3.0 概述
3.1 隱喻本質的學理定位
3.1.1 傳統(tǒng)理論對隱喻本質的揭示
3.1.2 現代隱喻理論對隱喻本質認識的拓展
3.3 隱喻本質的相關體現
3.3.1 隱喻中的主動與被動
3.3.2 隱喻中主要“辭格”的不同表現
3.3.3 隱喻的語用定位
3.4 隱喻的映射
3.4.1 隱喻的跨域運動
3.4.2 兩個語義域之間的部分映射
3.5 隱喻本質與形態(tài)的詞典處理
第四章 隱喻機制對認知詞典學的驅動
4.0 概述
4.1 概念之間的互動與隱喻義的產生
4.1.1 理查茲:隱喻機制的轉向
4.1.2 布萊克:隱喻機制的闡發(fā)
4.1.3 萊考夫:隱喻機制的拓展
4.2 相似性在隱喻機制中的作用
4.2.1 相似性的界定
4.2.2 不似中的相似、接近中的分離
4.3 隱喻的意象性與雙重影像
4.3.1 隱喻的意象性
4.3.2 意象的雙重影像
第五章 隱喻形態(tài)與認知學習詞典的功效
5.0 概述
5.1 隱喻理解對隱喻形態(tài)的揭示
5.1.1 理查茲:隱喻理解的語境因素
5.1.2 戴維森:隱喻理解的語用指向
……
第六章 隱喻形態(tài)與隱喻能力的協同
第七章 凸現詞匯中的隱喻
第八章 隱喻形態(tài)與Coglex編纂模式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詞典
參考文獻
隱喻形態(tài)研究 節(jié)選
雅各布森從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那里繼承了語言的結構這一思想。在索緒爾所謂的聚合和組合關系中,聚合意味著同類項的選擇。而選擇就預設了被選擇項之間的不同。在雅各布森看來,可以互相替代的事物之間一定有某些地方相似而某些地方又有所不同。是的,若非如此,隱喻根本不可能存在,由此看來選擇和替代可以看作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雅各布森毫不猶豫地將組合與鄰近性、替換與相似性這兩對概念連接了起來。這樣,組合與相關的鄰近關系被稱作是語言運作的轉喻端,而聚合與相關的選擇則被稱為語言運作的隱喻端。 任何語言都必然涉及兩種排列方式,即橫向的組合和縱向的聚合。不過,雅各布森本人并沒有對符號學和語義學、符號與句子做出明確區(qū)分。因此;,他又把詞而不是句子當作了修辭學的基本單位。這樣,隱喻只是一般的符號過程的一種特征,而不是一種將話語的區(qū)別作為前提的述謂形式。更麻煩的是,組合的鄰近性似乎并不是轉喻的根據,它同樣也是聚合軸上的選擇。而至于相似性,這其實是心理識解而非客觀事實。 此外,雅各布森還對隱喻與轉喻的根本區(qū)別作了進一步的探索。通過對失語癥的考察,他發(fā)現了兩種典型的情況,一種是在句法能力消失后,選擇能力依然存在;另一種是雖然句法能力仍然存在,但替換運作能力卻徹底消失了。在前一情況中,隱喻大量出現,后一情況則出現許多轉喻。有趣的是,與隱喻能力一起消失的還有定義能力,同義詞能力和命名能力,等等。這說明,隱喻與定義、命名、同義詞、迂回表達和釋義等等是密切相關的,這一事實恰恰說明隱喻是意義的建構而不僅僅是意義建構的元素。雅各布森還發(fā)現,在詩歌中,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和不同主題的詩歌也表現出對隱喻和轉喻的不同偏好。例如,現實主義詩歌更多地使用轉喻,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詩歌則更多地使用隱喻。非語言符號系統(tǒng)也有類似情況,比如在繪畫中,人們可以把隱喻和立體主義,隱喻和超現實主義聯系起來。 ……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