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xué)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jīng)驗輯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yī)案摘奇·雪雅堂醫(yī)案合集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y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新編中草藥實用圖譜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6918531
- 條形碼:9787516918531 ; 978-7-5169-185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編中草藥實用圖譜 本書特色
《新編中草藥實用圖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以下簡稱《藥典》)為藍本,收載植物基源中常見的300余種,精選原植物、藥材飲片彩色圖片共計600余幅,真實、準(zhǔn)確地反映了原植物生境、原植物形態(tài)和藥材飲片形狀,突出了“圖文并茂”的特點。 編著者長年跋山涉水、不畏艱辛深入藥材產(chǎn)地拍攝記錄植物及生境圖片,采挖藥材,并依照《藥典》加工方法制得原藥材,在中藥師指導(dǎo)下 制飲片,再經(jīng)專業(yè)攝影,真實還原了藥材和飲片形狀。因此,該書收錄大量清晰藥材和飲片圖片,具有很高的科學(xué)性和真實性,實為難得。
新編中草藥實用圖譜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數(shù)百種現(xiàn)今常見的中草藥,分別從別名、來源、植物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歸經(jīng)、功效主治、用量用法、精選驗方等幾個方面予以詳細介紹。本書重點突出了常用中草藥的原植物形態(tài)、飲片(藥材)特征、精選驗方等,并配有大量彩色照片,圖文并茂,使廣大讀者能夠快速、準(zhǔn)確地識別與鑒別常用中草藥。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是廣大醫(yī)務(wù)工作者、醫(yī)學(xué)研究機構(gòu)的從業(yè)人員、相關(guān)院校的師生參考和閱讀,還可供廣大中醫(yī)藥愛好者及全國各種類型的圖書館收藏。
新編中草藥實用圖譜 目錄
B
八角(八角茴香) 1
巴豆 1
巴戟天 2
白豆蔻 2
白花蛇舌草 3
白芥(芥子) 3
白蠟樹(秦皮) 4
白蘞 4
白茅(白茅根) 5
白屈菜 5
白首烏 6
白術(shù) 6
白頭翁 7
白薇 7
白鮮(白鮮皮) 8
百里香(地椒) 8
板藍(板藍根,大青葉) 9
半邊蓮 9
半夏 10
半枝蓮 10
薄荷 11
北柴胡 11
北細辛(細辛) 12
蓽茇 13
蓖麻(蓖麻子) 13
薜荔果 14
蝙蝠葛(北豆根) 14
檳榔 15
播娘蒿(葶藶子) 16
補骨脂 16
布氏紫堇(苦地。 17
C
蒼耳(蒼耳子) 18
草豆蔻 19
草麻黃(麻黃,麻黃根) 19
草珊瑚(腫節(jié)風(fēng)) 20
側(cè)柏(柏子仁,側(cè)柏葉) 20
常山 21
車前(車前子) 21
檉柳 22
赤芝(靈芝) 22
臭椿 23
楮 23
川貝母 24
川楝(川楝子) 24
川木香 25
川牛膝 25
川芎 26
川續(xù)斷(續(xù)斷) 26
穿龍薯蕷(穿山龍) 27
穿心蓮 27
垂柳 28
垂盆草 28
刺兒菜(小薊) 29
刺梨 29
刺桐(海桐皮) 30
刺五加 31
粗莖秦艽(秦艽) 31
D
大豆(大豆黃卷) 32
大花紅景天(紅景天) 33
大戟 34
大麻(火麻仁) 34
大蒜 35
大血藤 36
大葉鉤藤(鉤藤) 36
丹參 37
淡竹葉 37
當(dāng)歸 38
黨參 38
刀豆 39
燈心草 39
地不容 40
地耳草(田基黃) 41
地楓皮 41
地膚(地膚子) 42
地黃 42
地錦 43
地榆 43
墊狀卷柏(卷柏) 44
丁香 44
東北杏(苦杏仁) 45
冬蟲夏草 46
獨行菜(葶藶子) 46
獨角蓮(白附子) 47
獨蒜蘭(山慈姑) 48
杜鵑蘭(山慈菇) 48
杜仲 49
多花黃精(黃精) 50
多序巖黃芪(紅芪) 51
E
兒茶 51
F
番紅花 52
翻白草 53
防風(fēng) 53
榧樹(榧子) 54
粉防己(防己) 54
風(fēng)龍(青風(fēng)藤) 55
楓香樹(路路通) 55
鳳仙花(急性子) 56
佛手 56
茯苓 57
G
甘草 57
甘葛藤(葛根) 58
甘松 58
甘遂 59
橄欖(青果) 60
崗松 60
杠板歸 61
杠柳(香加皮) 61
高良姜 62
狗脊蕨(狗脊貫眾) 62
枸骨(枸骨葉) 63
構(gòu)樹(楮實子) 63
谷精草 64
瓜子金 64
掛金燈(錦燈籠) 65
貫葉連翹 65
廣東金錢草(廣金錢草) 66
廣防風(fēng) 66
廣藿香 67
廣寄生(寄生) 67
廣西莪術(shù)(郁金,莪術(shù)) 68
廣州相思子(雞骨草) 68
過路黃(金錢草) 69
H
孩兒參(太子參) 69
海金沙 70
杭白芷(白芷) 70
訶子 71
合歡(合歡皮) 71
何首烏(何首烏,首烏藤) 72
黑三棱 72
紅豆杉 73
紅花 73
紅蓼(水紅花子) 74
厚樸(厚樸,厚樸花) 74
胡椒(白胡椒,黑胡椒) 75
胡桃(核桃仁) 76
胡蘆巴 76
槲寄生 77
槲蕨(骨碎補) 77
虎耳草 78
虎杖 78
花椒 79
華重樓(重樓) 79
化香樹 80
槐(槐花,槐角) 80
黃花蒿(青蒿) 82
黃連 82
黃芩 83
茴香(小茴香) 84
活血丹 84
火炭母 85
J
雞蛋花 85
雞冠花 86
積雪草 86
蒺藜 87
蕺菜(魚腥草) 87
薊(大薊) 88
檵木 88
莢果蕨(貫眾) 89
假貝母(土貝母) 89
姜(干姜,生姜) 90
姜黃(郁金,姜黃) 90
絞股藍 91
金蓮花 91
金毛狗脊(狗脊) 92
金錢松(土荊皮) 92
金蕎麥 93
金櫻子 93
荊芥 94
桔梗 94
菊(菊花) 95
卷丹(百合) 95
K
苦參 96
苦木 96
款冬(款冬花) 97
栝樓(天花粉) 97
闊葉十大功勞(十大功勞) 98
L
辣椒 98
了哥王 99
雷公藤 99
犁頭尖 100
鱧腸(墨旱蓮) 100
連翹 101
蓮(蓮子心,藕節(jié),蓮房,蓮須,荷葉) 101
兩面針 102
遼藁本(藁本) 102
蓼藍(蓼大青葉) 103
凌霄 103
柳葉白前(白前) 104
龍膽 104
龍牙草(仙鶴草) 105
漏蘆 105
蘆薈 106
蘆葦(蘆根) 106
路邊青 107
路邊青(大青) 108
輪葉沙參(南沙參) 108
羅布麻 109
羅漢果 109
絡(luò)石藤 110
M
馬鞭草 111
馬齒莧 111
馬兜鈴(青木香,馬兜鈴,天仙藤) 112
馬尾松(松花粉,油松節(jié)) 112
麥藍菜(王不留行) 113
蔓荊(蔓荊子) 113
芒果 114
貓爪草 114
茅蒼術(shù)(蒼術(shù)) 115
牦牛兒苗(老鸛草) 115
玫瑰(玫瑰花) 116
梅(烏梅) 116
蒙古黃芪(黃芪) 117
密花豆(雞血藤) 117
密蒙花 118
粗莖鱗毛蕨 118
棉團鐵線蓮(威靈仙) 119
明黨參 119
牡丹(丹皮) 120
木鱉(木鱉子) 120
木防己 121
木芙蓉(芙蓉葉) 122
木瓜 122
木蝴蝶 123
木棉(木棉花) 123
木賊 124
N
南酸棗(廣棗) 124
寧夏枸杞(枸杞子) 125
檸檬桉(桉葉油) 125
牛蒡(牛蒡子) 126
牛膝 126
牛至 127
女貞(女貞子) 127
O
歐李(郁李仁) 128
P
胖大海 129
佩蘭 129
枇杷(枇杷葉) 130
平貝母 130
破布葉(布渣葉) 131
蒲公英 131
普通鹿蹄草(鹿銜草) 132
Q
七葉樹(娑羅子) 132
千里光 133
千里香(九里香) 133
千年健 134
千日紅 134
牽牛(牽牛子) 135
前胡 135
芡(芡實) 136
茜草 136
羌活 137
青莢葉(小通草) 137
青葙(青葙子) 138
苘麻(苘麻子) 138
瞿麥 139
拳參 139
R
人參 140
忍冬(金銀花) 140
肉蓯蓉 141
肉豆蔻 142
肉桂(桂皮,桂枝) 142
蕤核(蕤仁) 143
S
三白草 143
三七 144
三葉崖爬藤(三葉青) 144
桑(桑白皮,桑葉,桑枝,桑椹) 145
砂仁 146
山雞椒(澄茄子) 146
山里紅 147
山麥冬(麥冬) 147
山柰 148
山桃(桃仁) 148
山杏(苦杏仁) 149
山芝麻 149
山茱萸 150
珊瑚菜(北沙參) 150
商陸 151
芍藥(赤芍,白芍) 151
蛇床(蛇床子) 152
射干 152
腎茶 153
升麻 153
石菖蒲 154
石胡荽(鵝不食草) 154
石斛 155
石榴(石榴皮) 155
石楠(石楠葉) 156
石松(伸筋草) 156
石韋 157
使君子 157
柿(柿蒂) 158
薯蕷(山藥) 158
水燭(蒲黃) 159
菘藍(板藍根,大青葉) 159
蘇木 160
酸橙(枳實,枳殼) 160
酸棗(酸棗仁) 161
鎖陽 161
T
泰國大風(fēng)子(大風(fēng)子) 162
檀香 162
桃兒七 163
天胡荽 163
天葵(天葵子) 164
天麻 164
天門冬(天冬) 165
天名精(天名精,鶴虱) 165
甜瓜(甜瓜蒂,甜瓜子) 166
貼梗海棠(木瓜) 166
鐵冬青 167
鐵皮石斛 167
通脫木(通草) 168
土沉香 168
土茯苓 169
土牛膝(倒扣草) 169
菟絲子 170
W
瓦松 170
望春玉蘭(辛夷) 171
望江南 171
委陵菜 172
文冠果(文冠木) 172
烏頭(附子,草烏) 173
烏藥 173
無患子 174
吳茱萸 174
五加(五加皮) 175
五味子 175
五葉木通(預(yù)知子) 176
X
西洋參 176
西域旌節(jié)花(小通草) 177
菥冥(蘇敗醬) 177
豨薟(豨薟草) 178
細葉小檗(三棵針) 178
夏枯草 179
夏天無 179
仙茅 180
香薷 180
小決明(決明子) 181
薤(薤白) 181
繡球藤(川木通) 182
徐長卿 182
續(xù)隨(千金子) 183
玄參 183
旋覆花 184
Y
鴉膽子 184
鴨跖草 185
亞麻(亞麻子) 185
延胡索(元胡) 186
羊躑躅(鬧羊花,八厘麻) 187
洋地黃 187
洋金花 188
野百合(農(nóng)吉利) 188
一把傘南星(天南星) 189
益母草 189
益智 190
薏苡(薏苡仁) 190
茵陳蒿 191
銀柴胡 191
銀杏(白果,銀杏葉) 192
淫羊藿 192
罌粟(罌粟殼) 193
柚(化橘紅) 194
余甘子 194
玉竹 195
鳶尾(川射干) 195
芫花 196
遠志 196
越南槐(廣豆根) 197
云木香 197
云實(云實皮) 198
Z
棗(大棗) 198
皂莢(豬牙皂,皂角刺) 199
澤漆 199
澤瀉 200
樟(樟腦) 200
掌葉大黃(大黃) 201
掌葉覆盆子(覆盆子) 201
浙貝母 202
知母 203
梔子 203
蜘蛛香 204
直立百部(百部) 204
中國沙棘(醋柳果) 205
重齒當(dāng)歸(獨活) 206
苧麻(苧麻根) 206
紫草 207
紫花地丁 207
紫花前胡(前胡) 208
紫金牛 209
紫荊(紫荊皮) 209
紫萍(浮萍) 210
紫萁(紫萁貫眾) 210
紫蘇(紫蘇葉) 211
厚萼凌霄(凌霄花) 211
紫菀 212
新編中草藥實用圖譜 作者簡介
林余霖????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生于1965年,1978年09月-1983年06月就讀于莆田中學(xué),1983年09月-1987年06月就讀于廈門大學(xué)生物系,1993年09月-1996年06月就讀于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xué),獲得碩士學(xué)位,1999年5月赴英國進修,獲得英國皇家植物園(KEW??GARDENS)頒發(fā)證書??“An??International??Diploma??in??Herbarium??Techniques”。長期從事藥用植物的經(jīng)典分類、藥材鑒別研究。專注于藥用植物資源研究,圍繞常用中藥材及民間草藥的基原、資源分布、性狀鑒別的持續(xù)探討,足跡遍布香港、臺灣地區(qū)、及大陸各省區(qū),協(xié)助《中國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基原植物的拉丁學(xué)名修訂工作,主編或共同主編專著15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彩色圖鑒》(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年)、《中藥飲片標(biāo)準(zhǔn)圖鑒》(國家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福建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3年)、《中國藥用植物圖鑒》(國家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福建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7年),《中草藥高清大圖譜(典藏版)》(福建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16年)等。近年主要承擔(dān)的項目:國家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項目《中藥飲片標(biāo)準(zhǔn)圖鑒》,國家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項目《中國藥用植物圖鑒》,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藥標(biāo)本資源保存及網(wǎng)絡(luò)化共享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北京市中藥資源普查”。
- >
經(jīng)典常談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