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出版社:文化發(fā)展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10-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2
本類榜單:建筑銷量榜
中 圖 價:¥67.8(7.7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暫時缺貨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版權信息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本書特色

**個在近代復興中國古典建筑的建筑師是美國人,他也是中國**代建筑師的老板、朋友與合作者,而他的生涯長期隱沒在歷史之中,無人深挖,他探索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從建筑項目切入,詳細呈現(xiàn)了中國近代歷史中,教會、買辦、美國外交官、國民政府、民族主義……幾股力量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博弈,一個特別復雜的近代中國躍然紙上。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之間盤根錯節(jié)的相互關系。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主題是如何讓現(xiàn)代建筑在不朽的傳統(tǒng)和技術革新推動之間取得平衡。本書以民國時期的中國為中心,重點介紹了亨利·茂飛的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這位鮮為人知的美國建筑師很初于1914年來到中國為雅禮協(xié)會設計校園,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被持續(xù)二十年的專業(yè)和文化挑戰(zhàn)所吸引:如何保護中國豐富的建筑傳統(tǒng),同時使用近期新的西方技術設計新建筑。茂飛的建筑是一種妥協(xié)——他曾稱之為“舊瓶裝新酒”——本書從這些“瓶子”的視角出發(fā),理解茂飛為自己在中國的建筑找到一個中間地帶的追求,同時也審視了一個未來難以預料的動蕩社會。茂飛建筑的意義不僅局限于美學或技術,它們無意中成為一種政治象征,因為中國的統(tǒng)治者,如蔣介石和孫科,都要求他提供城市規(guī)劃建議,以滿足他們對城市改造的期望。
針對20世紀非西方背景下執(zhí)業(yè)的西方建筑師的嚴肅研究很少,少數(shù)出版的相關著作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或荷蘭的殖民地建筑上。因此,該書對美國和中國的建筑史領域都有重大貢獻。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目錄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作者序
英文版致謝
前言:筑就妥協(xié)
**章
跨越太平洋的挑戰(zhàn):茂飛的中國邂逅(1914-1918)
歐洲之旅(1906)
茂飛&丹納事務所(1908-1914)
踏足亞洲,1914年
茂飛在上海和長沙,1914年5-6月
北京,1914年7月
總結
第二章
建立在華的實踐:逐力京滬(1918-1919)
茂飛在韓國,1918年5月
茂飛在北京,1918年5月
哈利·何士與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1916-1918年
茂飛在揚子江下游,1918年夏
有福之州,1918年夏
上海的希望,1918年
總結
第三章
建造校園與辦公大樓:金陵女大、燕京大學、花旗銀行與大來公司(1919-1921)
金陵女大校園建設的**階段(1918-1919):初步選址與風格問題
成長的陣痛:來自燕京大學與事務所的挑戰(zhàn)
花旗銀行、大來公司與失穩(wěn)的茂旦洋行
總結
第四章
建立聲望:合作伙伴、鍥而不舍與收獲贊譽(1921-1927)
金女大開幕(1923)與“適應性建筑”路線的擴散
重新適應,1924-1926年
總結
第五章
都市再造:孫科、蔣介石的廣州、南京計劃(1923-1930)
美式規(guī)劃在廣州(1911-1921):一座現(xiàn)代化都市的崛起與傳統(tǒng)城市肌理的瓦解
美式規(guī)劃在廣州(1921-1927):茂飛與孫科締結友誼
美式規(guī)劃在南京(1927-1930):茂飛出任《首都計劃》首席顧問
總結
結語:茂飛之遺產(chǎn)
茂飛之遺產(chǎn):通過文獻來考量
茂飛之遺產(chǎn):以中國建筑師的作品來考量
茂飛之影響:以后來的“適應性建筑”來考量
總結
參考書目
手稿檔案
政府公文
報刊
期刊雜志
錄音采訪(未公開發(fā)表)
二次文獻(英文部分)
二次文獻(中文部分)
機構所有
個人所有
著作和期刊
索引及中英文名詞對照
譯后記
展開全部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節(jié)選

跨越太平洋的挑戰(zhàn)茂飛邂逅中國(1914-1918) 亨利·茂飛是一位頗具抱負的建筑師,他來自康涅狄格州和紐約,通過在中國實踐自己獨特的美國式建筑,成就了他后世的聲望。然而,這位從未涉足東亞的建筑師如何邁出了自己的**步?這個問題也是破解茂飛之跨太平洋挑戰(zhàn)的開端。1914年,正值其建筑設計實踐蒸蒸日上之際,這位年輕建筑師為何會走出北美,無視那些對美式建筑更懷好感的地區(qū)(如南美),將賭注投向遙遠的亞洲?茂飛既不是一個對自己祖國心存不滿的特立獨行者,也不是一個對其他國家持樂觀態(tài)度的利他主義漂泊者。相反,他既是一個善于抓住機遇以獲得*大利益的實用主義者,又是一個敏銳體察建筑風潮以維系持久成功的理想主義者。他不僅需要項目的傭金來支付各類賬單,還需要外部的挑戰(zhàn)來激發(fā)他的潛能。他的**次專業(yè)挑戰(zhàn)與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全無半分瓜葛。相反,他更應該首先在美國本土建立起自己的職業(yè)聲譽。1914年,當他動身前往東方時,他持有哪些個人和職業(yè)的目標?梳理他在亞洲行程之前的各項準備,或許能夠揭示在地球另一端等待他的究竟又會是什么。 自1899年從耶魯大學畢業(yè)(22歲),到1914年開始中國建筑實踐(37歲),在此期間茂飛從未流露出絲毫對東亞事務的興趣。這位略有些耳背的康州馬車商之子,早年在紐黑文的霍普金斯文理中學接受了基礎教育,隨后進入耶魯大學攻讀藝術專業(yè),該校直到1913年才正式籌辦建筑學科!拔壹磳囊敭厴I(yè)那年,才選擇了建筑學作為自己的專業(yè)方向,”茂飛曾對一群耶魯學生說道,“但我一直都著迷于分析那些我看到的房子,并試圖在每一棟房子里發(fā)現(xiàn)我喜歡或不喜歡的地方,尋找背后的原因。”隨著新世紀來臨,茂飛進入紐約市的馬斯克雷工作室約一年時間,那也是美國境內(nèi)首家依照著名的布扎式體系為原型設立的建筑事務所。馬斯克雷工作室被認為是北美*成功的建筑事務所之一,茂飛也通過不斷地實踐與技能學習而羽翼漸豐,*終成為該事務所的正式雇員。茂飛是一個熟練的繪圖員,也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他認真考察了建筑物從概念草圖到實際建造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而這些經(jīng)驗后來被證明對他的東亞工作極有裨益,因為在那里,他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要求去繪制圖紙、勘察現(xiàn)場、構思方案或監(jiān)督工地。 從1900年底到1905年,茂飛受雇于紐約的特雷西&斯沃特沃特事務所,在那里他從繪圖員起步,隨即升任“外場主管和分公司經(jīng)理”。在該事務所工作期間,茂飛遇見了埃德娜·米切爾·庫克,兩人于1905年10月20日完婚。兩個月后,茂飛轉(zhuǎn)而為德拉諾&奧爾德里奇事務所工作,任該公司紐約范圍內(nèi)所有項目的現(xiàn)場主管。該公司的兩位合伙人均有巴黎美術學院之教育背景,他們在1903年聯(lián)合成立事務所后,便開始專注于為那些富豪大亨們設計堂皇的私人宅邸。茂飛的任務便是監(jiān)督這些華府豪宅的現(xiàn)場建造工作,他服務過的企業(yè)家業(yè)主中,至少有三位都擁有較為煊赫的身份: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先生、小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和羅伯特·布魯斯特先生。范德比爾特先生不僅同為耶魯校友(1895屆),也是威廉·德拉諾先生的同班同學,而后者正是茂飛所在事務所的兩位合伙人之一。布魯斯特先生亦為耶魯?shù)漠厴I(yè)生,只是時間上稍微晚了幾年(1897屆)。 歐洲之旅(1906) 正當茂飛有條件可以借助其耶魯人脈大展身手之際,他卻幾乎同時陷入了一種動蕩不安的生活狀態(tài)。憑借自己曾在兩家事務所擔任現(xiàn)場主管的資歷,他一直渴盼著能夠早日獨立開展業(yè)務。然而,他的夫人卻一直都在抱怨,茂飛在曼哈頓的工作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她每天只能在城郊的家中無聊地等待。茂飛的家位于康涅狄格州長島灣的基勒姆角,一個距離布蘭福德鎮(zhèn)和紐黑文市都不算太遠的地方。因此,茂飛隨即攜妻子展開了一場歐洲旅行。他這次的休假同時成為一場經(jīng)典建筑的巡禮,這也是傳統(tǒng)布扎式建筑學訓練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描摹建筑物上各式各樣的細部,研究既往建筑大師的作品,為返美后即將開展的工作收集靈感。通過這場途經(jīng)意大利、法國、瑞士、比利時和英國的旅行(僅比瑞士建筑師柯布西耶著名的“東方之旅”早一年時間,后者亦訪問了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茂飛關于折中主義建筑風格之嗜好終于如愿以償。此次旅程中,他還在羅馬和巴黎進行了短暫的研習,但研習的具體地點至今仍未可知;他亦對英國鄉(xiāng)村住宅進行了調(diào)研,調(diào)研的具體對象也同樣漫漶不清。人們很容易猜想,在這場歐洲之旅中,茂飛是否曾經(jīng)跟一些巴黎美院畢業(yè)的法國青年建筑師有過會面或交流?如亨利·普羅斯特、歐內(nèi)斯特·赫布拉德或多納特·阿爾弗雷德·阿加奇,他們后來在北非和東南亞的作品同樣試圖將傳統(tǒng)元素與西方結構技術相結合,因而與茂飛的中國作品取得了微妙的、難以言述的聯(lián)系。然而并沒有任何證據(jù)能夠確認,此類假設的會晤曾經(jīng)真實地發(fā)生。 頗有些奇怪的是,茂飛并沒有冒險去奧地利、德國、荷蘭和西班牙,如若不然,他可能會看到早期現(xiàn)代主義者設計的一些突破傳統(tǒng)的作品。因此,他錯

筑業(yè)中國:亨利·K.茂飛的“適應性建筑”,1914—1935 作者簡介

冷天,東南大學建筑學碩士、南京大學建筑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研究、歷史建筑遺產(chǎn)改造更新等領域的研究。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