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仁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5440654
- 條形碼:9787505440654 ; 978-7-5054-406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仁學 本書特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慘敗刺激了譚嗣同寫出來他重要的代表作——《仁學》,譚嗣同的思想受康有為的公羊?qū)W思想和大同思想,佛學大師楊文會,西方資產(chǎn)階級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經(jīng)濟學說,基督教思想,晚周諸子之學,宋明性理之學,王船山哲學的影響,融貫儒釋道,通貫中外古今,形成了獨特的哲學體系,《仁學》便是集譚嗣同思想于大成之作,書中提出了“仁——通——平等”的原則,提出了“沖決網(wǎng)羅”的口號,宣揚用資產(chǎn)階級的博愛、平等、自由、民主來沖決封建專制主義,沖決民族壓迫,沖決封建倫理的三綱五常,打破一切傳統(tǒng)思想及其束縛,正體現(xiàn)了他思想的革命性,《仁學》作為變法維新的理論基礎(chǔ),較為激進的維新派著作,奠定了譚嗣同在近代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仁學 內(nèi)容簡介
《仁學》上卷,先是宣揚仁以通為*義,破人我界,破名教,是宣揚平等。其次講仁的不生不滅,破生死界,破對待,破親疏分別,提倡兼愛,是宣揚博愛。其三是宣揚維新,強調(diào)革新,崇奢黜儉,要求動反對靜,宣揚資產(chǎn)階級的觀點。其四部分反對封建倫常,要破除封建等級制度,宣揚資產(chǎn)階級民主。
《仁學》下卷先是批封建專制主義,反對民族壓迫,其次批三綱的罪惡,宣揚科學民主,這兩部分是宣揚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其三是提出以心力挽劫運,是唯心的空想,但這里要求破除我執(zhí),打破人我的界限,具有平等思想。其四講進入大同,是唯心的,但含有人人得自由的思想。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仁學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3.10—1898.9.2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