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慶后:有一種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蘇軾全傳(特裝版)
-
>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
水滸人物之最
-
>
愛因斯坦(藏文)
-
>
張之洞督鄂紀年
-
>
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20107443
- 條形碼:9787220107443 ; 978-7-220-1074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 本書特色
●腳踩東西文化,手寫國際文章 ●著名歷史學者講述極具國際視野的書齋人生●一個人的中國史及國際史 ●《中華讀書報》“2017年度十大好書” ●本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回憶錄,而是通過本人的個人經(jīng)歷來揭示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巨大變遷,并以我從出生貧寒的安徽農(nóng)家子弟到哈佛大學博士、長達二十余年境外教書育人和成為國際史學者的軌跡,以及通過我的一雙餓眼對世界和中國的觀察,來展示中國復雜多變的國際化歷程。 ——徐國琦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 內(nèi)容簡介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西方研究中國靠前化歷史的有名學者徐國琦先生的一本傳記。作者從個人的不凡經(jīng)歷入手,通過個人讀書、寫書、教書等角度,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與眾不同的人文及人生風景線,揭示出1960年代迄今這個非凡時代中中國與世界的巨大變遷。并通過其個人人生和學術(shù)經(jīng)歷以及對世界和中國的獨到觀察和研究,來展示中國與靠前社會復雜多變的靠前化歷史歷程。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作者以個人的經(jīng)歷、閱歷、人生感悟為經(jīng),揭示周圍世界之緯。經(jīng)天緯地,用個性化的筆觸,展示一位受中西文化深層熏陶下的靠前學人的文化人生、炎涼世態(tài)、及在浮華世界下的“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之心無旁騖的平靜書齋生活,和處處溢于言表的甘于寂寞的邊緣人心態(tài)的心路歷程。相信讀者閱讀這本小書后,不僅能激起奮發(fā)向上的意志,并能讀出異樣的中國與世界。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 目錄
目 錄
序
自序
新版序
**記 讀書記
不讀書
上大學
到南開
出國去
博士論文
第二記 寫書記
**本英文專著
奧林匹克之夢
“苦”與“力”
中國人與美國人
一本完全意外的書
第三記 教書記
哈佛的“執(zhí)教”生涯
在美國正式執(zhí)掌教鞭
移師香港大學
第四記 師友記
一代宗師入江昭
國際政治學大家亨廷頓
書生·俠客·出版商張建德
詩人王玉華
第五記 人物記
美國漢學界巨人費正清
霍布斯鮑姆的時代及其宿命
許地山與香港大學
第六記 邊緣記
我是誰?
世界公民?
永遠的邊緣人!
第七記 雪泥鴻爪記
王道與霸道:美國外交政策的尷尬處境
美國外交政策中的柔力與剛力
“危”“機”與“苦”“力”:一戰(zhàn)華工的故事
作為方法的“跨國史”及“共有的歷史”
別樣的歷史:中美關(guān)系史中的“共有歷史”
重讀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qū)的起源》之斷想
入江昭先生《全球史和跨國史:過去、現(xiàn)在及未來》中文版序
人類的前程和中國的未來
《中國勞工與**次世界大戰(zhàn)》序
《萬里赴戎機》序
附 錄
搜狐讀書訪談錄
“沒有一戰(zhàn),何來五四?”
鳴謝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 節(jié)選
在美國正式執(zhí)掌教鞭
前面提到,我到哈佛讀書時,哈佛歷史系平均拿博士學位的時間至少10年,我于1991年春報到上課,到1999年春天畢業(yè),才“八年抗戰(zhàn)”而已。我還長時間在哈佛的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做研究生級別的研究員,并且有自己的辦公室。我自1994年開始為哈佛幾位大師級教授做助教,可謂財源滾滾,加之以學生身份享受哈佛世界一流圖書館及講座,我當時真的是樂不思蜀,毫無必須馬上畢業(yè)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我從這些真正的大師身上取得不少真經(jīng),學到不少教學方法和技巧,這對日后我在美國以教書謀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幫助。只是因為怕自己的孩子覺得爸爸在哈佛念了兩個世紀的書才畢業(yè),覺得很不光彩,我才趕在1999年畢業(yè),總不能等到21世紀開頭才畢業(yè)吧。所以我終于在跨入21世紀前的1999年告別了哈佛的學生生涯。
要畢業(yè),就要找工作。為老馬做了好幾年助教,我不僅把他當成我“mentor”,更當成我的朋友,當成能真誠指點迷津的“諍友”,所以我當然找老馬問前程。老馬說,你有三個選擇:做學問,賺錢,還是要呼風喚雨做官。做學問,老實待在美國;要賺錢,到香港教書,因為香港的薪水高;要想吆三喝四,回中國,在那里有做官的可能。老馬之識途,由此可見一斑。得到老馬的“三句箴言”后,我堅定了在美國教書的信心,決定在美國“教書育人”。
1999年我找工作時,整個美國就業(yè)市場環(huán)境不好,歷史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很多人找不到事做,若有學校要人,也經(jīng)常是兩三百個人競爭一個位置。入江昭教授在其學術(shù)自傳《我與歷史有個約會》中,也提到他的一位優(yōu)秀的芝加哥大學博士生畢業(yè)后很長時間未能找到教授工作,不得已開了整整一年出租車維持生計。身為外國學生,我還面臨簽證問題,連開出租車的機會都不可能有。在美國找大學歷史方面的教職有幾個步驟,其一是看哪兒聘人,然后送求職信和簡歷,說明自己是這一職位*合適的人,以及為什么對這個工作有興趣。美國歷史學會每年1月初開年會,如果用人單位對你感興趣,通常會邀請候選人到這個年會上進行 “年會面試”,一次可能面試七八個人。然后再選兩到三個人進入校園面試,即到學校去面試。在學校面試一般是要試講的,求職者會有一次試講并同學校和系里的負責人見面。
記得我“八年抗戰(zhàn)”終于獲得哈佛博士學位后,為了找工作,我同時申請了美國史及中國史方面的教職。因為我在哈佛的正式專業(yè)為美國史,博士資格考試的四個專業(yè)又分別包括美國史(梅教授主考),美國史/國際史(入江昭主考),中國近代史(柯偉林主考)和中國古代史(包弼德主考)。我的博士論文的三位指導老師中有兩位為美國史專家,即入江昭先生及梅教授。第三位是哈佛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家柯偉林教授。博士論文是關(guān)于中國與**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兼顧中美關(guān)系歷史,因此我畢業(yè)找工作時就打算在這兩個行當都碰碰運氣。當時由于美國史專業(yè)職位僧多粥少,要人學校少且大多處于偏僻地方,競爭尤其激烈。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時常聽說一個美國史的教職,會有多至幾百人競爭。我工作后參加了我所在學院的美國史教職的遴選委員會,也發(fā)現(xiàn)我們一個美國史教職的助理教授位置,竟然吸引了300多份求職信,其中不少是極其優(yōu)秀的學者,F(xiàn)在想來,我在1999年申請美國史位置的求職申請大多泥牛入海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幸運的是,一些大學對我受過美國史及中國史兩個學科雙重訓練的背景似乎很感興趣,另外我好像還會教書,因此垂青于我,很快給我寄來了聘書。我比較各校的條件后,*終將目標鎖定在兩個學校。一是當時加拿大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聲譽極佳的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其在1999年加拿大著名雜志Maclean's上的排名好像是**,超過了多倫多大學;屎蟠髮W聘任教師可謂嚴格。記得我去面試時,全系20多位教授圍成一圈,每個人都帶著提前商量和準備好的問題,將我圍坐在中間進行面試。因有兩位教授在國外不能出席,我的面試還要錄音,以備他們查考。由于我的表現(xiàn)不錯,加上給我工作的其他幾個學校一直催我早日定奪,Queen's University便以*快速度做出決定,正式聘任我為tenure-track助理教授,并愿意提供50萬加元為學校圖書館購置我想要的圖書。我感興趣的另一所學校是位于密歇根州的著名文理學院Kalamazoo College。該校是以永久性講座頭銜聘我的,而且我是該講座的**個座主。
兩校性質(zhì)完全不同,一個是研究型大學,對我的就任極其重視且寄望很大。另一個為側(cè)重本科教學的文理學院,但有講座頭銜。我不禁躊躇起來,因為選哪里都有利有弊。Queen's University名氣大,側(cè)重研究,如果能生存下來,就算名校教授了。但如果我到加拿大,盡管Queen's University給我的工資很高,但交的稅也高。我算了一下,我工資的51%將會用來交稅。在加拿大買房子的貸款不能抵稅,Kingston的房子又很貴,我有三個孩子,必須買大房子,這樣看來,我的經(jīng)濟條件不會很好。另外,Queen's University在加拿大是名牌大學,我去之后必須全力建立該校Modern China這個學科。作為新教師又要兼顧學科發(fā)展,又要養(yǎng)家糊口,又要出人頭地,我覺得壓力很大。
......
邊緣人偶記(珍藏本) 作者簡介
徐國琦,安徽樅陽人,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大學嘉里集團基金全球化歷史講席教授。從1990年代開始,即在海外讀書、教書和寫書,腳踩東西文化,手寫國際文章。系西方著名國際史和跨國史學者。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