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從師記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166275
- 條形碼:9787020166275 ; 978-7-02-016627-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師記 本書特色
《從師記》不僅是一部記憶之書,也是一部打開學術(shù)之門的啟蒙之書。
從師記 內(nèi)容簡介
《從師記》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有名古典文學專家劉躍進先生的回憶性散文。上編六篇,以作者個人成長經(jīng)歷為線索,說到知青生活、求學經(jīng)歷、兩代人對清華大學文科建設(shè)的記憶,以及作者在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工作的點點滴滴;下編九篇,是對俞平伯、王伯祥、傅璇琮等前輩學者的追憶和紀念;附錄一篇,記述了與后輩學人交往的一段經(jīng)歷。
《從師記》是一部記憶之書。作者是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屆大學生,又先后師從著名學者姜亮夫、曹道衡等先生攻讀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閱歷豐富,成就卓著,在新時期的學人中頗具典型性。在本書中,作者以樸素自然的筆墨,記述了數(shù)十年來個人求學與從師的經(jīng)歷,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和學術(shù)的進步。
《從師記》也是一部打開學術(shù)之門的啟蒙之書。作者是古典文學領(lǐng)域的著名學者,不僅取得了豐碩的學術(shù)成果,還總結(jié)了頗多行之有效的治學方法。作者把這些深造有得之言融匯在一個個生動的細節(jié)、片段中,使人讀之興味盎然,啟發(fā)深長。本書為廣大讀者提供的,“是一個可以觸摸的學術(shù)境界,一種可以貫通的學術(shù)精神,一段可以仿效的學術(shù)人生”。
《從師記》不僅是一部記憶之書,也是一部打開學術(shù)之門的啟蒙之書。
從師記 目錄
目錄
引言……001
上編
“躍進”時代萌生的文學夢想……003
黃湖的記憶……015
“我在這戰(zhàn)斗的一年里”……023
從師記……037
記憶中的水木清華……080
好詩不過近人情
——談談文學和文學研究所……110
下編
《王伯祥日記》中的俞平伯先生……191
記汪蔚林先生二三事……203
“小室無憂”
——記古籍版本學家魏隱儒先生……218
來諭惓惓,親如促敘
——記復旦大學王繼權(quán)老師……237
斯人已逝,德音未遠
——傅璇琮先生印象……256
致辭一束
積厚流光,觸類旁通
——紀念王伯祥先生誕辰130周年……273
專精與宏通的境界
——紀念吳世昌先生……281
雙棔書房的學術(shù)天地
——紀念吳曉鈴先生……285
裴斐先生的傲骨與逸情……289
附錄
求其友聲三十年
——由一場學術(shù)講演說起……292
從師記 節(jié)選
《從師記》(節(jié)選)
1979年春天,我們開始上現(xiàn)代文學課,從“五四”運動講到“左聯(lián)”,一直講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文學,F(xiàn)當代文學課讓我知道了蕭也牧和《我們夫婦之間》的故事。老師不無遺憾地感嘆說,這部作品被批判后,作家就在文壇銷聲匿跡。我后來知道,這位作家真名叫吳小武,一直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做編輯,與我住在同一樓。1969年,團中央干部下放到河南信陽潢川縣黃湖農(nóng)場“五七干校”,吳小武第二年就慘死在農(nóng)場。這段刻骨銘心的往事,讓我覺得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有一定風險。
開始上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時,我并沒有多少興趣。楊成孚老師、郝志達老師講先秦兩漢文學。楊老師剛從山西大學調(diào)來,腿有殘疾,年紀不大,看起來很威嚴。他對作品很熟,拿著一本油印講義,慢條斯理地講解《詩經(jīng)》《楚辭》,很多詩句,脫口而出。講著講著,他會突然發(fā)問:這本書讀過嗎?那本書翻過嗎?絕大多數(shù)同學和我差不多,都沒有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一次,楊老師說到先秦某一典故,問道:“《墨莊漫錄》看過嗎?”現(xiàn)在知道,宋人筆記中常有關(guān)于先秦兩漢文學作品的獨到見解,那時當然不知道,紛紛搖頭,覺得這么有名的書都沒有看過,有點汗顏,只能老老實實地聽講,不敢應付。不過,我雖然敬佩,卻不羨慕。因為,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事古代文學研究工作。
1979年春天,葉嘉瑩先生回國講學,我們七七級、七八級是葉先生回國講學的**批學生。2019年9月10日,南開大學舉辦慶祝葉嘉瑩先生歸國執(zhí)教四十周年大會,我代表老學生發(fā)言,大意如下: 四十年前的春天,葉先生來南開執(zhí)教,我是先生的**批學生。
查日記,葉先生在南開的**講是1979年4月24日,在**階梯教室。老人家用自己的詩句“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作為開場白,一下子就把我們?nèi)嘉^去。那天,先生整整講了一天。那周有兩個半天自習課,也都用來講課。此后,先生白天講詩,晚上講詞,講《古詩十九首》,講曹操的詩,講陶淵明的詩,講晚唐五代詞。講座一直安排到6月14日。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每堂課,學生們都聽得如癡如醉,不肯下課,直到熄燈號響起!鞍讜冋勗娨怪v詞,諸生與我共成癡。”葉先生的詩句形象地記錄了當時上課的場景。葉先生的課,給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此后,我便成了葉先生的忠實粉絲。先生到北京講課,只要我知道,就一定要去旁聽。我在清華大學講授古典詩詞,也模仿葉先生的講課風格。先生的重要著作,自是案頭常備,也是常讀常新。今天,我能有機會當面向葉先生表達敬仰和愛戴之情,非常激動,非常榮幸。先生對我的教誨,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句話是葉先生的課在驀然回首之間就改變了我的學術(shù)選擇。1979年5月3日,葉先生講王國維《人間詞話》,講到詞的三重境界,引申到人生的三重境界,對我影響極大。我們這些高考恢復后首批進入大學中文系的人,大多來自農(nóng)村、兵營、廠礦,有著比較豐富的人生閱歷,也多懷抱著文學的夢想。對我而言,當作家夢不再的時候,很自然地,就轉(zhuǎn)向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研究。聽了葉先生的課,我才知道古典文學原來這么美,完全顛覆了此前對古代文學課程刻板、政治化的印象!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葉先生點燃了我的古典文學研究夢想,是葉先生引導我去追尋古典文學世界中的“那人”,迄今整整四十年。
第二句話是葉先生讓我們理解了文學的力量在于興發(fā)感動。她引趙翼的話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币粋文學工作者,對人生、對社會要有豐富的體驗、深刻的認識,才能更好地理解詩。葉先生《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將杜甫的創(chuàng)作放在特定的時間、空間,站在歷史的高度給予理解,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杜甫創(chuàng)作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時代,離不開人民,更離不開崇高的思想境界。這些觀點至今仍有現(xiàn)實意義。
第三句話是葉先生的言傳身教讓我們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生生不息的追求。葉先生說,忍耐寂寞也是人生的一大考驗。她常引顧隨先生的話教育我們:“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yè);以悲哀之心境,過樂觀之生活!毕壬簧瑐鋰L苦難,但對祖國、對文學的熱愛,始終如一。1979年6月14日,先生暫時告別南開大學,要到北京大學去講座。那天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我的日記這樣寫道:“兩個月來,葉先生淵博的知識、詩人的氣質(zhì)、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嚴謹求是的治學態(tài)度,都給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葉先生不僅僅向我們傳授中國古典詩詞的知識,更是向我們傳遞一種人生哲理和向上的力量。她說,如果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真誠則是追求真理的重要途徑。做人做事要真誠,學習鉆研要真誠。真誠是做人的重要標準,古代這樣,今天也是如此。”那天,我的日記還記錄了葉先生的一首詞:“雖別離,經(jīng)萬里,夢魂通。書生報國心事,吾輩共初衷。天地幾回翻覆,終見故國春好,百卉競芳叢。何幸當斯世,莫放此生空!苯裉熳x來,依然感動。近一個世紀以來,老人家用生命書寫出對祖國歷史文化的那種真摯、深情的愛,是葉先生傳授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長期以來,我們的古代文學研究比較僵化,多采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葉先生的講座,如春風化雨,讓我對古典文學之美有了一種全新的感知。
……
大三時,系里安排我們這屆同學做學年論文,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指導老師。羅宗強老師是達老的研究生,剛從贛南師范學院調(diào)回南開大學,在《南開學報》當編輯。他的《李杜論略》剛剛出版,我讀后特別佩服,就選擇了羅老師作為我的指導老師。
一般情況下,指導老師總是先問想寫什么,然后具體指導。羅老師與眾不同。他沒有讓我們自選題目,而是根據(jù)我們的興趣先到他家補課。我和曲宗生、李瑞山、王緋、王黎雅五人選羅老師做指導教師。曲宗生對詩歌美感情有獨鐘,李瑞山特別喜歡魯迅的《野草》,我受南開大學老師的影響,比較喜歡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為此,羅老師專門為我安排了《文心雕龍》輔導。他從《神思》篇講起,大概講了四五篇,主要是點撥式的講授,引導我讀經(jīng)典。
《文心雕龍·神思》篇描繪文學創(chuàng)作的構(gòu)思過程,細致入微,令人神往,我的學年論文就以《神思》篇作為研究對象。我對魯迅的作品比較熟悉,想從魯迅的小說《幸福的家庭》說起,談構(gòu)思問題。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窮書生總想寫一部小說叫《幸福的家庭》,他就想象幸福的家庭該怎么寫。結(jié)果一到寫作,就傳來他老婆的聲音:“劈柴都用完了,今天買了些。前一回還是十斤兩吊四,今天就要兩吊六。我想給他兩吊五,好不好?”還有孩子的哭聲:“走出外間,開了風門,聞得一陣煤油氣。孩子就躺倒在門的右邊,臉向著地,一見他,便‘哇’的哭出來了!崩鲜沁@種家庭瑣事,《幸福的家庭》沒寫成。我就想通過這個故事,試圖把現(xiàn)代文學和古代文學聯(lián)系起來,談談創(chuàng)作構(gòu)思問題。寒假期間,我全力以赴撰寫論文,一氣呵成,比較順暢,自我感覺還不錯。新學期開學,我就興沖沖地遞交了論文初稿,等待老師的表揚。
過了大約一周,羅老師把我叫到家里,出乎意料地批評了我一頓。**,羅老師說我態(tài)度不認真,字跡潦草,還有很多錯字。下次交稿,必須認真謄抄,一絲不茍。第二,對古代經(jīng)典作品,一定要認真研讀,準確理解,然后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第三,寫文章不能隨心所欲,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嚴密的邏輯。我本來期待著表揚,卻招致批評,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事后回味老師的批評,覺得句句在理。經(jīng)過反復思考,我把學年論文題目確定為討論“虛靜說”,推翻了原來的思路,認真修改了一遍。羅老師肯定了選題,說:“你的思想很活躍,有新意,注意到了他人未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文字也流暢!庇终f:“虛靜能不能包括神思論題的全部?能否把神思所涉及的問題都歸在虛靜的論題下論述?如想從虛靜論神思,似應論虛靜在神思中的意義,不應以虛靜取代神思。*重要的一點是,要我釋劉勰,而不是劉勰釋我。”羅老師把論文退還給我,要求我用正楷再抄寫一遍,特別指出,從事學術(shù)論文的寫作,*重要的是認真的態(tài)度、嚴謹?shù)木瘛_@篇論文前前后后改了五稿,以為可以定稿了,沒有想到羅老師在第五稿上又逐字逐句作了很多修改,在給予肯定的同時,仍然指出了一些問題,要求我在正式上交系里之前,再作修訂、謄抄。初稿上萬字,經(jīng)過反復修改推敲,刪除可有可無的字詞,*后還剩下五千字。我在給羅老師交上第六稿的時候,附上了一段話:“當我把這份稿子交給您的時候,我心情是很不安的。本來還有一些問題想向您請教,可是,我實在不忍心再占用您寶貴的時間了。兩個多月來,您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審閱我的稿子,甚至逐字逐句地修改它,我受到了極大的教育。我以前從未寫過這類文章,所以開始我也沒有經(jīng)過慎重思考,草草動筆,更不能原諒自己的是,我居然還把這樣的廢品拿給您看,浪費了您那么多寶貴的時間。至今想來,后悔萬分。記得您看完我的草稿后,向我講了許多道理,于是我決心重新認真完成這次學年論文的寫作。從初稿到*后一稿,前后六易其稿。在寫作過程中,深深感到自己的基礎(chǔ)實在薄弱,也很苦惱。論文雖然完成,自己卻不滿意。我知道在短時間內(nèi)想在學業(yè)上有很大的進步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您的指點下,兩個月以來的寫作,我卻得到一個*大的收獲,那就是,我必須先要端正自己的治學態(tài)度!
4月的某一天,羅老師把我們五人召集到一起,做了學年論文寫作小結(jié)。那天,他還為我們幾個人講唐詩,仰望盛唐星空,理解盛唐氣象。羅老師指導我們讀書,特別注意歷史節(jié)點、重要事件。譬如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fā)的時候,當時作家都在哪里?他們對那場巨變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哪些作品有所反映?這就需要研究者對他們的作品作精細的編年考證,把不同作家的活動放在同樣的歷史背景下進行比較,看出他們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態(tài)度,體會出作品所反映出的深刻意蘊。這一席話給我很大的啟發(fā)。我后來撰寫作家年譜,編纂文學編年史,就與羅老師的這段指導有關(guān)。我做沈約年譜時,向羅老師請教。羅老師來信說:“論文選題,我以為很好,特別是事跡編年,實在是功德無量的事。我常常想,許多作品,離開具體環(huán)境、心境,是很難了解真實含義的。事跡編年在這里就顯示出重要性了。不過,如果在編年中不僅注意一人一事,而注意一些牽連到許多作家的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各人的地位、處境、心境,均了然心中,則那事跡編年,自會繁簡得體,于后來研究者有用!绷_先生時時強調(diào)要“注意一些牽連到許多作家的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各人的地位、處境、心境”等問題,就是告誡我不要陷入煩瑣的資料中,要因小見大。那天,他動情地對我們說:“我已是快五十歲的人了,與你們不是深交,可我是真心想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訴你們!苯又_老師針對我們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具體地分析了寫作方面的問題。他說我這次學年論文進步很大。文章分為三大部分,邏輯線索清晰,每段說什么,很明確。當然也不是十全十美,文章深度不夠,比如對老莊的“虛靜”說和劉勰的“虛靜”說的關(guān)系分析不夠。這當然與學力有關(guān)。學年論文做到這一步,已是相當滿意了。他還說,我的論文的*大長處是選擇的角度很好,甚至出乎他的意料。他給的成績是優(yōu)。
那年春夏之交,中文系組織**屆學生學術(shù)論文討論會,羅老師推薦李瑞山、曲宗生和我的論文參加。羅老師寫了如下推薦意見:“本文從一個較新的角度闡述了《文心雕龍·神思》篇,言之成理,推理亦較為嚴密,文字簡潔。建議參加學生論文報告會。”那年6月6日,系里舉辦論文頒獎大會,一等獎五人,二等獎十人。李瑞山的《〈野草〉的精神特質(zhì)與美學風格》獲得一等獎,曲宗生《談詩美》和我的《陶鈞文思,貴在虛靜——讀〈文心雕龍·神思〉篇札記》,并獲二等獎。那年11月,獲獎論文結(jié)集成冊。這是我的文章**次變成鉛字,賞心悅目,獲得極大鼓勵。
從師記 作者簡介
劉躍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哲學部副主任、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評論》《中國文學年鑒》主編,兼任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會長、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lǐng)導小組成員。著有《秦漢文學地理與文人分布》《秦漢文學編年史》《門閥士族與文學總集》《中古文學文獻學》等專著、《古典文學文獻學叢稿》《秦漢文學論叢》《文學史的張力》等論文集。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