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盲袋,以書為“藥”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05-01
開本: 24cm 頁數: 13,551頁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92.2(7.2折) 定價  ¥12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9825
  • 條形碼:9787301329825 ; 978-7-301-32982-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本書特色

著名漢學家關于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的全新探索。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漢學家傅漢思就馬可·波羅是否曾到過元代中國這一經久不衰的學術論爭而撰寫的*新著作。作者一一回應了對于馬可·波羅之書真實性的質疑, 綜合近年來學界馬可·波羅研究的新進展, 尤其是他自己在元代的紙幣和貝幣、西南地區(qū)的食鹽生產和鹽幣、長蘆和兩淮的鹽業(yè)及鹽稅、杭州及其轄區(qū)的稅賦收入、元代行政地理等幾個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堅實的證據得出結論: 馬可·波羅確實到過中國。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目錄

序 一 ........................................................................................................ 伊懋可/ I
序 二 ..................................................................................................... 梅納爾/ IV
作者自序 ................................................................................................................ VI
致 謝 .................................................................................................................... IX
轉寫與體例 ...........................................................................................................XII
**章 導 論 ....................................................................................................... 1
**節(jié) 本書的結構和內容 ............................................................................ 2
第二節(jié) 研究途徑與方法 ................................................................................ 6
第三節(jié) 關于“馬可·波羅到過中國”的正反方意見 ................................. 8
第二章 元代的紙幣 .............................................................................................. 71
**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元代紙幣(1275—1291) ................................... 82
第二節(jié) 中世紀其他西方、波斯和阿拉伯作家論元代紙幣 ........................ 84
第三節(jié) 1294 年波斯地區(qū)元朝式紙幣的短暫發(fā)行 ...................................... 87
第四節(jié) 元代(1271—1368)關于紙幣的漢文記載 ................................... 91
第五節(jié) 元代紙幣:馬可·波羅的敘述與漢文史料之比較 ...................... 153
第三章 云南和東南亞流通的貝幣 .................................................................... 167
**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貝幣(1275—1291) ......................................... 169
第二節(jié) 漢文史料所記元代云南貝幣(1271—1368) ............................. 172
第三節(jié) 云南貝幣:比較馬可·波羅所記與漢文史料 ............................. 192
第四章 云南、土番的鹽生產和鹽幣 ................................................................ 195
**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云南鹽生產(1275—1291) ............................. 196
第二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土番和建都的鹽幣(1275—1291) .................. 207
第三節(jié) 漢文史料所記鹽幣(8 世紀末至20 世紀中葉)......................... 216
第四節(jié) 云南鹽坊生產的鹽的形制(18 世紀早期) ................................ 223
第五節(jié) 鹽幣:馬可·波羅與漢文史料的比較 ......................................... 227
第五章 長蘆和兩淮的鹽生產、鹽稅和鹽貿易 ................................................. 239
**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長蘆鹽生產技術 ................................................. 240
第二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兩淮鹽生產和分配 ............................................. 244
第三節(jié) 馬可·波羅在揚州任過官嗎? ..................................................... 250
第六章 杭州及其轄區(qū)的賦稅收入 .................................................................... 262
**節(jié) 馬可·波羅的百萬:鹽稅 ............................................................ 263
第二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年度稅額 ............................................................ 272
第三節(jié) 《寰宇記》所記商稅 .................................................................... 280
第四節(jié) 馬可·波羅所記泉州海外貿易稅 ................................................. 281
第七章 元朝的行政地理區(qū)劃 ............................................................................ 285
第八章 結 論 ................................................................................................... 297
附錄 ....................................................................................................... 303
書 目 ................................................................................................................... 419
索引凡例 ............................................................................................................... 529
人名索引 ............................................................................................................... 530
地名索引 ............................................................................................................... 536
書名索引 ............................................................................................................... 540
專題索引 ............................................................................................................... 543
譯后記 ................................................................................................................... 552
展開全部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節(jié)選

為什么馬可·波羅沒有提到茶、纏足和長城? 飲茶是一種主要流行于漢人中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在中國中部的江蘇、湖廣地區(qū)。無論鄂多立克還是伊本·白圖泰都沒有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及。顯然,與波羅一家關系密切的蒙古人自認為更喜歡酒精飲料,如低酒精度的庫迷思(kumis,發(fā)酵的馬奶)、葡萄酒、蜜酒,尤其是米酒。他們喜歡的另一種飲料是舍兒別(sherbet)。對庫迷思,尤其是米酒,馬可·波羅都提到了。在黃時鑒看來,沒有證據顯示在征服了金朝(1115—1234)之后,蒙古人有飲茶的習慣。盡管在1330年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中列舉了19種茶葉,但也沒有證據表明在1260年代和1270年代,蒙古人普遍飲茶。 雖然在元代中國蒙古人和穆斯林社會的上層開始飲茶,但蒙古人和穆斯林人口的大部分并非如此。在歐洲,是剌木學在1545年左右**次提到中國茶葉。直到那以后,關于中國茶葉的知識才開始在歐洲傳播。在1265年,忽必烈開始壟斷四川的茶葉貿易,1275年以后又把這種財政控制擴展到中國南方其他地區(qū)。1285年,對酒精飲料取消了征稅,而對茶葉的征稅則照舊進行,這有利于前者的銷售而損害了后者。另外,正如上文普遍觀點中已經提及的那樣,馬可·波羅不想講述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商品,茶葉非常符合這一標準,因為當時它在歐洲還默默無聞。 在西方、阿拉伯、波斯到過中國的人中,只有鄂多立克在大約1330年簡短地記載了古怪的纏足習俗。在他之后,過了幾乎250年,這種習俗才再次成為西方旅行報告的話題,見于1575年左右拉達(Martin de Rada,1533—1578)的記述。很可能在馬可·波羅的時代,這一做法既不普遍,也沒有傳播開來。纏足可能僅限于中國南方社會上層的漢族婦女和主要的大城市中。它沒有引起這位威尼斯人的太大興趣。事實上,遼朝(907—1125)的契丹婦女、金朝(1115—1234)的女真婦女、元朝的蒙古婦女,清朝(1644—1911)的滿洲婦女,都不曾接受這種漢族的風俗習慣,這些政權的統(tǒng)治者也沒有對此加以鼓勵。另外,與波代諾內(Pordenone)人鄂多立克不同,馬可·波羅主要活躍于中國的北部地區(qū),而方濟各會傳教士鄂多立克在元帝國的南方停留了很長時間。馬可·波羅與漢人社會的交往有限,他對漢人社會的習俗只有很淺表的興趣,因此,對這種很大程度上不見于公共視野、屬于異族社會階層的習俗加以探究,對馬可·波羅來說是很困難的。另外,至少在托萊多Z抄本中清楚地描述了漢族女性保持童貞的一種優(yōu)雅的走路方式。盡管馬可·波羅可能并不清楚這種特殊走路方式的深層原因,但這可能確實是纏足(或是對它的某種效仿)的后果。 對吳芳思的闡述而言,馬可·波羅沒有提到長城的問題已經成為*令人信服的反論之一,因此,只需要對爭論做一個簡要的概述就足夠了,F(xiàn)在能看到的帶有很多敵樓、外面包磚的長城在馬可·波羅時代并不存在,它是16—17世紀由明朝政府修建或重建的一道防御要塞。在明代之前,那里只有一系列不同時期矗立起來的壁壘,用夯土建成,里面用木樁或者捆扎的枝條來加固。那里絕不存在連續(xù)的防線,而只有并不相連的墻體,在不同的朝代,擇址不同,位置會發(fā)生變動。貫穿不同世代而保持不變的只是有關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文學虛構和神話傳說。13世紀的漢文資料沒有提到物質實體的長城。因此,直到1579年,它才**次出現(xiàn)在一幅地圖作品上,中國的地理學家自己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這座墻的存在。在蒙古時代,著名的道人丘處機(長春真人,1148—1227)在成吉思汗統(tǒng)治時期曾經經過長期廢棄的邊境望樓和界壕,那是金朝為了防御蒙古人而修筑的邊境工事。此后到過那里的主要有張德輝(1195—1274)和王惲(1227—1304)。由于知道這些邊境防御工事的歷史意義,這三位飽學之士留下了關于那里的記載。相比之下,馬可·波羅和其他西方旅行者根本沒有理由對這些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廢墟感興趣。 黃時鑒和龔纓晏在1998年用中文發(fā)表了一篇內容詳盡的論文,一年后該文用英文發(fā)表。文中寫到,波羅一家只有可能在兩個地方見到秦漢時期長城的遺存,即敦煌地區(qū)、從上都到大都的沿途。不過,在這兩個地區(qū),秦漢長城的遺存要么很大程度上被毀壞,要么被流沙所覆蓋。在元代文學、歷史、地理方面的文獻中,只能找到少量與這些遺址有關的資料。一個生動的例子是1330年代或1340年代黃溍關于榆林所寫的詩歌,內容如下: 崇崇道旁土,云是古長城。卻尋長城窟,飲馬水不腥。 斯人亦何幸,生時屬休明。向來邊陲地,今見風塵清。 禾黍被行路,牛羊散郊坰。儒臣忝載筆,帝力猗難名。 黃時鑒和龔纓晏全面研究了元代文獻中關于秦漢長城的看法,在此基礎上他們得出了如下結論:**,歷代普遍建造的長城常常被混為一談;第二,士大夫們把這些城墻視為歷史遺址和遺物,近似于被廢棄的古代廟宇和其他紀念物;第三,在他們的作品中,強調了筑城者遭受的悲苦,尤其是考慮到長城無法阻擋外敵入侵;第四,有時廢棄的長城與和平的、得到良好治理的邊疆地區(qū)形成的對比打開了作者的心結,促使他歌頌元朝的大一統(tǒng);第五,往往是在被告知以后, 作者才認識到所見的遺址是古長城,進而使他發(fā)思古之幽情。 總之,在元朝人的眼中,長城并不具有特殊意義,也并沒有被視為中國的象征——這個象征是明朝修建的一條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長約7300公里的邊墻演變而成的。這條在中國歷史上*完整、*堅固的城墻*早由葡萄牙人注意到并加以記載,但時間不早于16世紀中期,相關情況如下:1549年一位傳教士的報告,1569年克魯茲(Gaspar da Cruz,約1520–1570)、1561年維爾和(Bartholemeu Velho,卒于1568年)、1563年巴羅斯(Joao de Barros,1496—1570)、約1575年拉達(Martin de Rada,1533—1578)、1585年門多薩(Juan Gonzalez de Mendoza,約1540—1617)、1604年戈埃斯(Bento de Goez,1562—1607)的記載,在他們之后是16世紀末的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1665年的衛(wèi)匡國(Martino Martini,1614—1661)、18世紀后期以馬戛爾尼(Earl George MaCartney,1737—1806)為首的外交使團,以及此前、此后的很多其他人。 如果前代的廢墟在馬可·波羅時代依然存在,它們可能并不引人矚目。無論柏朗嘉賓(Giovanni dal Piano del Carpini)、魯布魯克(Willem van Rubroek)、馬黎諾里(Giovanni de Marignolli,約1290—1357后)還是鄂多立克(Odorico da Pordenone),都沒有談及長城。雖然伊本·白圖泰提到了想象中的由亞歷山大大帝建造的“Gog和Magog”城墻,但是既找不到曾經見到過這座墻的人,也找不到任何人知曉有誰曾經見過它。馬可·波羅沒有注意到長城同樣是不足為奇的。

馬可·波羅到過中國:貨幣、食鹽、稅收的新證據 作者簡介

傅漢斯(Hans Ulrich Vogel),為德國圖賓根大學漢學系主任教授,中國古代史專家,國際著名漢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社會史、經濟史,擔任李約瑟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鹽業(yè)卷執(zhí)筆人。 譯者:黨寶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馬曉林,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周思成,清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