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齊如山隨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8279337
- 條形碼:9787538279337 ; 978-7-5382-793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齊如山隨筆 內(nèi)容簡介
齊如山(1877-1962),戲曲藝術(shù)理論家。
作為《齊如山作品系列》,這一卷收進齊先生兩書:《齊如山隨筆》和《隨筆》;編輯依據(jù)的是臺灣《齊如山全集》版本,兩種隨筆都在其第八集中。
隨筆是齊先生常用的文字形式,集入本卷的四十五篇(《齊如山隨筆》計十四篇,《隨筆》三十一篇)很能代表他的文風,也很能體現(xiàn)他關(guān)注人情、洞悉世態(tài)的人品,可譽之處不可言盡,讀者自有明鑒。
隨筆兩種,抒情、敘事、評論,洋洋灑灑,讀來欲罷不能。文如其人,風格酣暢淋漓,俏皮幽默,乃有年輕人之語感;見聞視野寬闊,言之有物,顯然跨時代的閱歷,齊如山就是齊如山,很難找到如他關(guān)注人情的那種性情,很難見到像他洞悉世態(tài)的那種心態(tài)。
不跟從別人的話音,不附和別家的觀點,不描紅也不描黑。他主張“不由恒蹊”,“不由恒蹊者,是有恒蹊而不由”。所以有了柳指斜風的清新,有了桃泛酥雨的鮮活。京劇和皮影的緣分,中國美人的標準,曹雪芹家和賈府的瓜葛,賽金花和瓦德西的那事……
齊如山隨筆 目錄
齊如山隨筆
自傳
一、讀經(jīng)書作八股時代
二、學洋文科學時代
三、經(jīng)商做買賣時代
四、研究戲劇時代
七十年前小學童
清朝每日的上朝
清朝傳臚大典
漫談中國郵史
一 中國原來就有遞信的機構(gòu)
二 中國郵局創(chuàng)設(shè)時之情形
三 中國郵政局的成績
清末京報瑣談
從滿清十從十不從談起
一 男從女不從
二 生從死不從
三 官從隸不從
四 陽從陰不從
五 娼從伶不從
六 儒從僧道不從
七 官從婚不從
八 國號從官名不從
九 役稅從言語文字不從
由天熱想到從前皇帝的避暑
由鐵路聯(lián)想到前清之祈雨
談北京桿兒上的
鏢局子史話
一 鏢局子非同小可
二 硬碰硬全憑信用
四 失銀兩賠也不賠
五 武術(shù)家分道揚鑣
婚姻史話
一 婚禮
二 夫婦的關(guān)系
三 婆媳小姑的關(guān)系
漫談《兒女英雄傳》
一 親其所聞親眼得看
二 幾件事情常人不知
三 不經(jīng)意中沒有破綻
四 例如《水滸》難免漏洞
關(guān)于賽金花
隨筆
編后記
齊如山隨筆 節(jié)選
齊如山隨筆 作者簡介
齊如山(1875-1962)是昆弋腔發(fā)源地河北高陽縣人,童年時代就養(yǎng)成看戲習慣,后畢業(yè)于同文書館,曾兩次去過歐洲,一九一三年回到北京后,開始研究戲劇,著有《說戲》一書,為汪伯唐(時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所賞識,并在"正樂育化會"為京劇藝人做過演講,引起會長譚鑫培、田際云(藝名幾霄),以及梨園中人的注意。他原是梅蘭芳的觀眾,看了梅的演出驚為天才,他說梅嗓音圓潤,身段優(yōu)美,扮相俊秀擅長做戲,既有天賦又能發(fā)揮,"確是一塊好材料"(當時譚鑫培贊美梅蘭芳的話),由此而產(chǎn)生扶植梅蘭芳的動機。齊梅二人的結(jié)識并沒有介紹人,而是通過書信往來而論交的。一九一三年梅蘭芳在天樂茶園演《汾河灣》,齊如山坐在臺下看戲,看到薛仁貴在窯外唱"家住絳州縣龍門"那一大段時,飾楊迎春的梅蘭芳面向內(nèi)坐,竟自休息了。(老先生都是這么教的)這一大段唱詞正是薛仁貴在敘述當年與柳迎春結(jié)合的經(jīng)過,柳迎春怎么可以絲毫沒有反應呢?于是他便寫了一封長信給梅蘭芳,闡明他的看法:“假使有一個人說他是自己分別十八年的丈夫回來了,自己不相信、叫他敘述身世,這是對他的考核。豈能對方在滔滔不絕地敘說著,自己卻漠不關(guān)心呢?雖說老先生是這樣教的,但是損壞了劇情,戲劇是永遠不允許演員在臺上歇著的,何況這一段是全劇的關(guān)健,妻子聽了丈夫敘述舊情,決不會無動于衷的,如果要想成為一個大演員,非有改革之心不可!饼R如山還在信中,把他設(shè)想的動作,按照薛仁貴的唱段,逐句具體寫了出來,供梅參考。旬日后,梅蘭芳又演《汾河灣》,齊如山再去看戲時,梅已完全按照他的設(shè)想作了藝術(shù)上的加工、修改,并且獲得了一陣陣喝彩聲。據(jù)說散戲后,演薛仁貴的譚鑫培對人說,他很納悶,他并沒有耍腔何來眾多喝彩聲,留神一看,原來梅蘭芳在做戲。由此可見,梅在青年時代(當時不滿二十歲),就能虛心接受意見,從善如流。不久,梅蘭芳就叫跟包的送一封信給這位臺下看戲的老觀眾,請他見面敘談,從此兩人訂交。
辛亥前后,梅已嶄露頭角,例如一次為"正樂育化會"辦的小學;I備經(jīng)費義演,譚鑫培壓臺,楊小樓唱倒第二,倒第三是梅蘭芳和王惠芳的《樊江關(guān)》,那天梅有三處堂會,趕不過來。譚、楊自信有他們坐鎮(zhèn),少梅一人無足輕重,不料楊小樓剛一出場,臺下就人聲嘈雜哄了起來,說是非要看梅蘭芳的戲,否則退票,主持人只好派人催梅趕來參加,臺下才告平息,害得楊小樓草草終場,大為不快,當時梅蘭芳風頭之健,可見一斑。但是曾幾何時,第一舞臺約來了南派名旦林顰卿,大演海派新戲,使人耳目一新,座無虛席。而在東城吉祥戲院演出的梅蘭芳,卻大受影響。齊、梅合作之處女作是《牢獄鴛鴦》,這個故事是吳震修從前人筆記中找來的,執(zhí)筆人是齊如山,演出后,大為轟動。
- 主題:封面設(shè)計淡雅
遼寧教育出版社的這套齊如山文集,封面設(shè)計淡雅清新,印刷精良,排版也舒服。實在是很喜歡,要是能收齊一套就好了。這本《齊如山隨筆》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
- 主題:花生文庫·齊如山作品系列
到手一看,叢書名稱有誤,應該是“齊如山作品系列”,*年*版*印,鎖線,而不是后來*年*版*印的“齊如山文集”。雖然“齊如山作品系列”是“齊如山文集”的前身,內(nèi)容相同,質(zhì)量相當,但是這本《齊如山隨筆》的品相不如同系列的其他齊如山單行本,九成新。而且折扣相對不多,*折,*元。幾近絕版,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有貨,就毫不猶豫買下了。使用*-*元優(yōu)惠券,折合*元。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