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盲袋,以書為“藥”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中國煤炭性質(zhì)、分類和利用(二版)

中國煤炭性質(zhì)、分類和利用(二版)

作者:陳鵬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9-01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675
中 圖 價:¥51.0(7.5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中國煤炭性質(zhì)、分類和利用(二版) 版權(quán)信息

中國煤炭性質(zhì)、分類和利用(二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從煤炭性質(zhì)入手,以煤炭分類為主線,闡述煤炭利用過程中如何選擇和開發(fā)潔凈、有效利用途徑的專著,為讀者在中國煤炭資源、性質(zhì)及分類到有效和潔凈利用工程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重點論述中國煤炭資源的特性、煤巖組成及其特點、煤質(zhì)分析、煤的分類和評價方法,并針對不同種類煤的特性,分析了煤對各種轉(zhuǎn)化利用的適應(yīng)性,闡明了煤性質(zhì)與分類對焦化、燃燒、氣化、液化及對環(huán)境影響的指導作用,進而論述了煤分類學在煤利用工程中的應(yīng)用。

中國煤炭性質(zhì)、分類和利用(二版) 目錄

1 緒論
1.1 20世紀煤化學進展回顧
1.1.1 20世紀煤利用研究的重大貢獻
1.1.2 20世紀煤利用研究的興衰
1.2 煤炭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2.1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
1.2.2 能源效率和潔凈煤技術(shù)
1.2.3 煤化工的發(fā)展機遇
1.2.4 煤基多聯(lián)產(chǎn)

2 中國煤炭資源的特點、分級及13個大型煤炭基地
2.1 煤的生成:成煤作用及煤的系列
2.2 中國煤炭資源分類和分級
2.2.1 煤炭資源儲量的分類
2.2.2 煤炭資源儲量的分級
2.2.3 “固體礦產(chǎn)資源/儲量分類”國家標準(GB/T 17766-1999)
2.3 中國煤炭資源儲量和特點
2.3.1 儲量
2.3.2 資源分布特征
2.4 13個大型煤炭基地
2.4.1 神東基地
2.4.2 晉北基地
2.4.3 晉東基地
2.4.4 蒙東(東北)基地
2.4.5 云貴基地
2.4.6 河南基地
2.4.7 魯西(兗州)基地
2.4.8 晉中基地
2.4.9 兩淮基地
2.4.10 黃隴(華亭)基地
2.4.11 冀中基地
2.4.12 寧東基地
2.4.13 陜北基地

3 煤的巖相組成與特性及其分類
3.1 煤顯微組分及其分類
3.1.1 煤巖宏觀組成
3.1.2 煤巖顯微組分
3.1.3 顯微煤巖類型
3.1.4 顯微組分的成因
3.2 鏡質(zhì)組平均反射率
3.2.1 鏡質(zhì)組反射率:表征煤階的分類指標
3.2.2 *大反射率、隨機反射率和*小反射率
3.3 反射率分布圖
3.3.1 用反射率分布圖來判別混煤
3.3.2 評價煤巖分離組分的純度
3.3.3 反射率分布圖的特征劃分
3.4 中國煤巖相組成特點
3.4.1 中國煤巖組成的分布特征
3.4.2 不同成煤時代煤顯微組分的性質(zhì)差異
3.4.3 還原程度及其應(yīng)用
3.4.4 顯微組分性質(zhì)
3.4.5 近代分析技術(shù)測試顯微組分性質(zhì)
3.5 煤巖參數(shù)對加工工藝的影響及“煤巖相化學”
3.5.1 煤巖參數(shù)對加工工藝過程的影響
3.5.2 煤巖學在煤化學中的應(yīng)用及“煤巖相化學”

4 煤炭的組成、性質(zhì)及檢測
4.1 煤的化學組成與性質(zhì)
4.1.1 煤質(zhì)分析中的基準與符號
4.1.2 元素分析:碳和氫
4.1.3 元素分析:氧和氮
4.1.4 元素分析:硫
……

5 煤炭分類
6 煤分類學在燃燒工程中的應(yīng)用
7 氣化工藝與煤質(zhì)
8 煤分類學在集化工程中的應(yīng)用
9 液化工藝與煤質(zhì)
10 煤和煤利用過程中的有害物質(zhì)及其防治
附錄1 煙煤分類用煤(洗煤)性質(zhì)及其煉焦所得焦炭結(jié)果
附錄2 煙煤分類煤樣(大樣的浮煤)的分析結(jié)果
附錄3 煙煤分類煤樣(小樣)的分析結(jié)果
附錄4 無煙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jié)果
附錄5a 褐煤分類煤樣的分析結(jié)果
附錄5b 褐煤分類煤樣煤質(zhì)特征綜合表
附錄6 國際標準 ISO 15585硬煤-黏結(jié)指數(shù)測定方法2006-01-15 **版
主要參考文獻
**版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煤炭性質(zhì)、分類和利用(二版) 作者簡介

  陳鵬,男(1934.11.2),江蘇江陰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博士生導師,教授。1956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后就讀北京電視大學數(shù)學系;20世紀80年代初赴美國,在俄亥俄大學化學系及猶他大學燃料工程系作訪問學者,進修2年,F(xiàn)任神結(jié)集團煤制油公司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神華集團煤制油公司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國際煤碳巖委員會(ICCP)委員和國際標準化組織(SC5)委員及“化工學報”、“煤炭轉(zhuǎn)化”期刊編委,“燃料化學黨報”編輯委員會顧問,并任煤轉(zhuǎn)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化學工程聯(lián)合(清華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先后獲獎9次,其中“煙煤黏結(jié)指數(shù)測定方法”和“煤巖學煉焦配煤方法研究”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煤炭的分類研究”等7項成果分別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此外獲發(fā)明專利2項,出版合著、專著5本,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0余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