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83184
- 條形碼:9787567583184 ; 978-7-5675-8318-4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 本書特色
“輕與重”文叢,全新閱讀視角下品讀普魯斯特的創(chuàng)作幻想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是法國當代頗有影響力的文學批評家和作家讓-皮埃爾.里夏爾研究普魯斯特的重要著作。
讓-皮埃爾·里夏爾的文學批評的理論基礎是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強調對文本的"直觀"和"體驗",著重探討個別現(xiàn)象,而不是普遍的范疇。他還繼承了加斯東.巴什拉的主題批評,從文本的表層"現(xiàn)象"(主題)分析入手,努力尋找文本深層的主題網(wǎng)絡。讀者(批評家)在文本這個客體中與作者相遇,在感覺和意識世界中進行兩個主體間的互動和交流,由此把握作者的意識或想象世界的結構。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一書對國內(nèi)的普魯斯特研究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 內(nèi)容簡介
“我們的欲念,像一個單一的和弦,無論多卑微,都包含了構成我們生活的基礎音符!逼蒸斔固夭痪褪峭ㄟ^這種表述向我們指出閱讀其作品的一種方法嗎?也就是從(寫作/生活)經(jīng)歷的每時每刻之中敏銳、獨特的地方出發(fā),重新聆聽這段基礎旋律的每個音符。而在文字里,對每個“薄欲”進行描述,從中得出幾個感性或欲力的重要形象,這些形象以其特定的方式將欲望推出水面。
這是一部如布滿神經(jīng)元般敏感而復雜的作品。通過將符號學以及精神分析這兩種相近的研究方法與主題批評巧妙結合,讓-皮埃爾·里夏爾在本書中構建了傾入普式欲望的三大主要版塊,試圖重鋪閱讀普魯斯特世界的藍圖:物質(或硬稠度之欣快感),意義(或闡釋之物),形式(或感性世界的構建之辭以及小說撰寫的筆墨之功)。這項巨大的解析工程,不但毫無冗長贅述之感,還引入一種全新的閱讀視角,猶如在顯微鏡下品讀普魯斯特的創(chuàng)作幻想。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 目錄
前言 / 1
**部分 物質
I
硬度與稠度 / 3
享用硬度與稠度:食物 / 7
食物拓撲學 / 8
食物:過剩還是匱乏? / 11
食物:硬還是軟? / 16
食物:斷開還是連接? / 31
肉體:同質體或多質體? / 37
II
被禁之物 / 41
被禁的肉體 / 46
III
通風 / 52
日照 / 59
柔滑 / 63
絲滑、緞般光滑、濃密的皮毛、苔蘚絨/ 72
漆釉面 / 74
反射 / 80
大理石紋 / 85
微笑 / 90
彩色 / 96
脹滿、圓形 / 104
斑點 / 112
噴發(fā)、濺射 / 116
多枝,多葉 / 121
花 / 127
氣味 / 134
IV
植物志,海洋志 / 138
海:洶涌 / 140
海:誕生 / 144
海:起沫 / 151
V
從稀薄到堅實 / 155
增厚 / 155
結晶 / 158
凝固 / 161
VI
硬稠與稀薄之間 / 165
模糊 / 165
混合 / 167
易位 / 168
VII
兩種硬稠度 / 173
第二部分 意義
I
意義(的)空間 / 182
II
一個小樂句的誕生 / 188
III
想象動機 / 199
IV
闡釋對象:解剖學 / 212
V
闡釋對象:生理學 / 231
第三部分 形式
I
姿態(tài) / 251
解散 / 252
II
定焦 / 258
III
形式化 / 274
IV
并置 / 279
閃爍 / 283
虹彩 / 285
織構 / 288
鋪層 / 291
V
覆蓋 / 297
隱喻 / 302
主題化 / 304
寫作 / 308
附錄 墨洛溫王朝之夜 / 313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 節(jié)選
普魯斯特的作品中存在著一種非常強烈和獨特的物質欲望,仔細閱讀《追憶似水年華》中幾個關鍵片段就能發(fā)現(xiàn)這一點。比如,在《在花季少女倩影下》中,仍陷于對吉爾貝特(Gilberte)的苦戀中的馬塞爾獨自在香榭麗舍大街上一座有綠色柵欄的小屋——也就是廁所——門口等待弗朗索瓦絲,還記得這段文字嗎?由于被吉爾貝特的父親斯萬誤會,他惴惴不安地來到這里。而此時一股氣味飄入他的鼻腔,忽然間,一種不可思議的滿足感在他身上蔓延開來:
……清涼的霉味,剛才吉爾貝特轉述斯萬的話使我心事重重,這種氣味卻使我頓時輕松起來,并使我心里充滿樂趣,這樂趣跟其他樂趣不同,不是使我們更不穩(wěn)定,無法留住和擁有樂趣,而是恰恰相反,這樂趣堅實穩(wěn)定,能作為我的支柱,而且美妙、安定,富有持久的真實性,尚未得到解釋但卻是很可靠。
如小瑪?shù)氯R娜蛋糕一般強大的神奇效應:這股氣味盡管無形,卻內(nèi)涵豐富,又厚又密,耐人尋味。它帶來的舒適感影射了欲望*重要的需求之一。在普魯斯特的作品中,感官的施展被賦予了這種重拾自信的目的,滿足這種慣常、穩(wěn)定、無限的支持的需求;感官的施展是為了進入,亦可以說是回到這片名副其實的初始空間,在這里,生活中所有的疵點、瑣碎、瞬逝、疑慮、無據(jù)都被消除,都被撫平。
對于物體的這種安慰性——我們跟普魯斯特一起將其命名為硬度與稠度(la consistance)——,我們可以通過剖析其他例子來探索它的特征和價值。事實上,它與被感知對象面面相關,即屋內(nèi)空間里,視覺、觸覺、味覺都在感知。看斯萬,才從嫉妒中解脫出來,憧憬著他與奧黛特(Odette)在一起的生活,他生活中所有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像這盞燈,這橘子水,這把扶手椅[…]沾染上一種極度的甜美和神奇的濃度!痹谶@段幻想中,對濃稠的美化想象,在此即對溫柔、安全感、忠誠的空想與溫馨之家(燈)、涼爽酷飲(橘子水)以及既支撐又包裹的牢靠性(扶手椅)等主題相結合,通過聯(lián)想汲取所有這些內(nèi)在互通的物體的甜美,從而獲得直覺,感到某種厚度、生活的變動厚度。
然而,再來看看初訪埃爾斯蒂爾(Elstir)畫室時的場景。在那里,不需要特殊物件——桌子、杯子或者扶手椅——以在其中澆鑄并孕育濃稠的愿望;這種愿望在畫室里被附著于空間的品質上,即漫射、輕盈、隱約發(fā)光的品質,并且在一陣非常明確具體的位移中透露出來。這屋子帶來的歡樂其實來自一種“陰暗、透明,仿佛是一塊實心物體,但在嵌入陽光的裂縫中卻又潮濕、閃亮,如同一塊大水晶,一個面已經(jīng)雕琢、磨光,會在各個地方像鏡子般發(fā)亮并呈現(xiàn)彩虹色”的氣氛。我們在下文中會評論這種明與暗的手法,以及這塊部分雕琢的、多次激起普式想象力的物體。這間畫室本就充滿了善心和匠心,灑滿了一位父輩般天才的前程愿景。半透明石塊的比喻將一種緊實性完美載入這個幽禁空間,讓我們好好琢磨緊實這個優(yōu)點吧。毫無疑問,這種性感(而不久之后亦是美學,甚至精神)的本質在此正好響應了某種原始的欲望。
我們不應通過這三個例子就認為這個夢寐以求的品質僅與密室、私密空間里的享樂有關。我們還可以在更廣闊的景觀中探索它。在那里,它常常以積聚,甚至是時間上的累積形式,以及誘人之物反復出現(xiàn)的形式呈現(xiàn)。因為硬度和稠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持久、穩(wěn)固性。例如,某日在巴爾貝克(Balbec)附近道路乘馬車漫游的馬塞爾預想自己以后在其他道路上散步,誠然是完全不同的經(jīng)歷,但卻飽有同當下之樂本質相似的印象:
我現(xiàn)在是在另一個地方,在一條相似的道路上,產(chǎn)生了這種印象,沉浸在所有這些次要感覺之中,感到呼吸自由,好奇、懶散,有欲望和快活,我在那些傍晚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并排斥其他一切感覺,跟這種印象聯(lián)系在一起之后,前面那些印象就會加深,就會像一種特殊的樂趣那樣濃厚穩(wěn)定……
乘客的意識從而“立刻倚靠”在這種濃厚感上。這次能讓它倚靠的是生活中變化莫測的偶然性之外的東西,是時間在點滴中刻下的深邃層理;并且,通過時間的深層積累,安全感,即一種“特殊的樂趣”、強大的力比多固戀逐漸形成,并得到認可。
這種如此重要的結實性,我們*終可以脫離其支配物想象它,直至在表示它的文字中幻想它。因此就要提到名詞帕爾瑪(Parme)這個著名的例子:“稠密而又過于溫柔”的名詞,普魯斯特寫道,另有“它的名稱光滑,呈淡紫色,而且溫馨”,帶著“密不透風的濃重音節(jié)”,就像——這便是本體隱喻——吸收了成千紫羅蘭花的香精的“一整塊脂肪質”。在此須忽略所有無意識的、與這個名字所蘊含的力比多魔力相關的聯(lián)想(帕爾瑪,與père[父親]或者mère[母親]如此接近),從而使它僅僅保留能促成旅居途中有意識主題化的要素。這個語音能指本身所具備的厚重感(短促、小口元音、輔音爆破)包含了普魯斯特賦予帕爾瑪這個名詞的所有所指(意大利小城悶熱的空氣,司湯達的樂趣,紫羅蘭花那揮之不去的芬芳),像是要將它們層層相疊、濃縮在這厚重感中。世物和語言便是如此相連并存,幾乎可以說是為達到同一享樂的厚度而互相滲透、互相充滿。這種雙重滿足體現(xiàn)了語言意指的(超負荷的)筆調以及欲望的(被填滿的)空間。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 作者簡介
讓-皮埃爾·里夏爾(1922—),法國著名批評家,曾長期執(zhí)教于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多國高等學府,法國“新批評”運動中想象理論派的代表,受現(xiàn)象學與精神分析學等研究方法影響,主張從感覺與幻想出發(fā),通過主題批評展現(xiàn)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想象世界。主要著有《文學與感覺》、《馬拉美的想象世界》、《夏多布里昂的景觀》、《詩歌與深度》、《現(xiàn)代詩歌十一談》等。
譯者簡介:
張帆,浙江杭州人,畢業(yè)于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法語文學碩士,目前在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任教。主要從事法國文學研究以及法語筆譯、口譯工作,多次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參加教學培訓,并被歐盟委員會選拔赴比利時參加中歐口譯培訓項目。主要譯著有《做中學?問不倒:地球》、《探索發(fā)現(xiàn):鳥類》、《品味之戰(zhàn)》(合譯)、《塞勒斯坦·弗雷內(nèi)——我們時代的教育家》等。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