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生命是什么/[奧]埃爾溫·薛定諤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鬼谷藏龍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
>
勺子飛來了
為什么我們迷戀恐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39080
- 條形碼:9787559639080 ; 978-7-5596-390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什么我們迷戀恐龍 本書特色
1.本書不科普恐龍,只談你未曾留意的恐龍文化。任何古生物都沒有像恐龍這樣令人類著迷!見所未見的史前巨獸為何能持續(xù)出現在人類文化中千百年?不同時代里,恐龍又被賦予怎樣不同的寓意?它是真實存在,還是幻想大于存在的生物? 2、資深文化學者帶領讀者步入巨型古生物恐龍的豐饒文化;邢立達、李銳媛翻譯。繼《神話動物園》《烏鴉》,美國文化學者博里亞·薩克斯將探究的目光轉向史前巨獸“恐龍”,獻上縱貫千年的恐龍文化大賞。本書邀請我國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及其長期合作者李銳媛擔當譯者,開啟既專業(yè)又趣味的恐龍文化之旅。 3. 旁征博引,全彩插圖,集結豐富恐龍文化,映照人與恐龍的復雜關系。從遠古神話到當代主題公園,恐龍對人類文化、藝術、文學、科學等方面造成了深遠影響;隨著人類對世界認知的進步,恐龍也成為多重寓意的化身:它曾稱霸地球,它又滅絕于一旦;它殘暴兇猛,它又有舐犢情深的一面…… 4.恐龍映照人類自身,帶來前所未有的深思。身軀龐大并不意味能夠稱霸世界;滅絕也并非全然代表失敗與過時?铸埍划斪魅祟悈⒄兆陨淼溺R子,同時也隨著人類關注點的改變,成為多重意象的集結體。本書揭開籠罩在恐龍身上的重重幻象,探討該古生物現實學術處境的同時,解析大眾文化、流行文化表象下的深層含義。
為什么我們迷戀恐龍 內容簡介
恐龍是龐大的史前巨獸,它們的形象風靡優(yōu)選,廣受大眾喜愛,擁有獨樹一幟的文化體系。 恐龍緣何能從一眾古生物中脫穎而出,引發(fā)人類持續(xù)幾個世紀的狂熱?它只留下有限的化石骨骼,卻為何能激發(fā)無限遐想?它曾出現在神話傳說中;它引發(fā)了激烈的化石狩獵;它成為博物館無可爭議的鎮(zhèn)館之寶;它出現在文學作品中、品牌標志上……公眾如此迷戀它,還因它強盛一時又極其脆弱,是人類審視自身的不錯參照。 本書為讀者呈現公眾對恐龍的遐想與凝視,結合古生物學家的學術研究,梳理“恐龍熱”現象的同時,也剝離大眾賦予恐龍的層層幻象,直視這類古生物面臨的誤解與窘境。
為什么我們迷戀恐龍 目錄
Chapter 1 龍 骨 Chapter 2 神話之龍如何成了恐龍 Chapter 3 龐大先生和兇暴先生 Chapter 4 從水晶宮到侏羅紀公園 Chapter 5 恐龍復興 Chapter 6 現代圖騰
Chapter 7 滅 絕 Chapter 8 以恐龍為中心的世界 引用文獻 參考文獻 致 謝 插圖致謝 譯名對照表
為什么我們迷戀恐龍 節(jié)選
《龍 骨》 你心里偷偷期望雷龍能夠回到這個世上,當然是馴順的那種。 ——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恐龍故事》(Dinosaur Tales) 人類早就結識了恐龍,但為它們取的名字五花八門。在西方國家的古老傳說里,龍生活在洞穴中或地下,這可能是源于化石。羽蛇神在拉丁美洲的神話中有著重要地位,往往以生命創(chuàng)造者的姿態(tài)出現。澳大利亞原住民神話里的彩虹蛇誕生于洪荒之初,為人類和其他動物創(chuàng)造了大地。亞洲龍結合了許多動物的特征,象征著原初之力和雨水之源。這些特征都與復原的恐龍類似,所以說恐龍存在于人類出現之前的世界。出現這種相似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地人類的想象力和演化發(fā)展的方式大致相同。兩者都不斷重復熟悉的形態(tài),例如翅膀、爪子、冠部、尖牙和鱗片。這些特征都可能會不斷消失,然后通過趨同演化重新出現。暴龍的形象類似袋鼠,而翼龍的外形像蝙蝠,但它們兩者的相似并不是因為暴龍與袋鼠、翼龍與蝙蝠源自共同的祖先。 兒童熱愛恐龍,可見這些巨型生物對人類有著與生俱來的吸引力,至少能觸動人類內心深處極為本質的部分。有人認為這屬于遺傳,可以追溯到早期人類面對古巨蜥等巨大史前蜥蜴的日子,甚至是我們遙遠的哺乳動物祖先必須和恐龍對抗的時光。不過這純屬推測。而更簡單的解釋是,恐龍的形象激起了關乎危險的興奮感,但并沒有構成實際的威脅。或者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恐龍就跟成年人一樣,又老又大。 通過恐龍激發(fā)幻想減輕了孩子的無助感。蓋爾·A.梅爾森(Gail A. Melson)生動地講述了這一點: 【我認識一個害羞脆弱的8歲男孩,他每天一放學就趕緊回家,沉浸于恐龍漫游地球的年代。他就是一部會走路的恐龍傳說百科全書,不厭其煩地用15厘米高的雷龍和暴龍玩具展開恐龍大戰(zhàn)。恐龍的力量不同于成年人或更壯實、更自信的小朋友,恐龍的力量盡在他的掌握之下。】 為什么大多數孩子都會在長大成人之后忘記這份迷戀? 成年人也會經常感到像孩子一樣無助。為了尋求安慰,他們在電子游戲里打爆外星人,或者用其他方式消遣消遣,但很少會和恐龍玩耍。不過也許成年人并沒有真正度過恐龍期?也許他們只是讓孩子替自己釋放了熱情。我們一直認為恐龍是一場悲劇,因為它們雖然強盛一時,但現在都已經滅絕了(當然鳥類除外)?铸埳砩辖Y合了統(tǒng)治之力和極端脆弱兩方面,這為我們如何看待人類提供了兩個重要思路。 無論如何,這名小男孩絕不孤獨。在我經常造訪的位于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里開了一家商店,其中幾乎有一整層樓都是恐龍紀念品,占整個商店的1/3,而且大多數商品都和科學沒有太大聯系。一排排貨架裝滿了毛絨恐龍玩具,很多非常大。商店里也有很多關于恐龍的圖畫書,適合剛開始認字的孩子;還有機械恐龍以及無數印著恐龍圖片的小物件。 從各個方面來看,梅爾森筆下的那名8歲男孩都和我似曾相識,雖然古生物學在我小時候還不像現在這么商業(yè)氣息濃郁。那時候的恐龍就跟總統(tǒng)和老師一樣威嚴。但是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里有一具復原的迷惑龍骨架,它矗立在大廳的圓頂下面,前面有一塊放在小基座上的巨大骨頭,歡迎參觀者觸摸。我碰觸這塊骨骼的時候感覺它異常堅硬冰冷,仿佛金屬,但更能讓人感受到這個生物曾經的體溫。我一直不太合群,而且熱愛幻想;叵肫饋,恐龍世界就是我的避難所,主要是為了避開自以為了解我但始終對我一無所知的大人。 雖然社會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里經歷了各種變化,但至少每一代人里都有一些孩子體驗過“恐龍期”,這對每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安慰?铸埛路鹗蔷S多利亞時代的“童年奇跡”, 也證明我們的童年經歷延綿不絕,讓我們感到慰藉。這種現象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它們似乎常常是在兒童心中自發(fā)出現,不需要成人的鼓勵。不過也許恐龍也和人類一樣并非恒久不變。自從19 世紀早期人類發(fā)現恐龍以后,我們對它們的想象就在不斷變化。 也許自從童年邂逅了恐龍骨骼,我后來的每一次恐龍體驗都難免帶有一絲失望。對還是孩子的我來說,恐龍是一道大門,通向沒有社會壓力和要求的世界。在青春晚期的時候,我將“成為恐龍”寫在了一首詩里,意思只是要做自己。不過事實證明,自恐龍被發(fā)現以來,恐龍,至少是恐龍的骨骼,就一直深陷商業(yè)和強權政治的世界,這些故事本書也會一一道來。但我的童年經歷告訴我,如果*后人類能剝離所有的浮華喧囂,可能就能發(fā)現奇妙之物。 正如湯姆·雷亞(Tom Rea)所說,自從20 世紀早期,自然歷史博物館就成了“科學的神廟,恐龍就是中央的神壇”。博物館的造型都參考了古老的神廟或教堂,具有高高的屋頂、穹隆和精美的浮雕,年代久遠的博物館尤其如此。它們就跟教堂一樣, 也是艱深知識的守護者。 博物館形似教堂并不是巧合,而是自然神學思想的體現。這是早期科學的發(fā)展動力,雖然受到了進化論的挑戰(zhàn),但如今依然頗有影響力。這種理論認為自然界的規(guī)律都是有意識的計劃,因此證明了神的存在。研究自然規(guī)律就是揭示圣神計劃,應該讓人因此而敬畏神力。 宗教將科學界和普通民眾聯系了起來。馬丁·拉德威克(Martin Rudwick)如是說: 【科普曾經完全是單方向活動—由科學家權威翻譯— 他們將晦澀的發(fā)現用更通俗的語言講述出來,但這就難免要犧牲或者歪曲一些內容。不過*近的科普活動更側重于“普”,而不是“科”。】 首先,科學依賴于資金,而資金受公眾認知的嚴重影響。這就對確定研究方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破找灿兄诩钅贻p人投身于科學。此外,無論科學家自己是否有所意識,大眾媒體對他們研究領域的不斷曝光會產生影響。作為博物館、公司甚至大學的教師,許多科學家必須經常代表自己的領域與公眾接觸。 此外,科學家之間的很多溝通也不可避免地要呈現在大眾媒體上。雖然專業(yè)期刊依然重要,但它們總是緩慢、煩瑣。新的發(fā)現很有可能在正式投稿并接受同行評議之前就得到了大量報道。外行人的知識儲備可能無法與專業(yè)古生物學家相比,但對*新資訊的了解恐怕并不遜色。因此,如果我們要更好地了解恐龍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那就不能將科學看作單一的領域,更不能認為這是一個“遙遠的國度”。確切而言,“科學”是各色人等共同努力的廣闊領域,其中不僅需要研究人員,也需要哲學家、網頁設計師、藝術家、教師、記者、博物館專業(yè)人士等。在人們浪漫的想象中,孤獨的研究人員為了真理而只身奮戰(zhàn),*終戰(zhàn)勝了無知和迷信,但現實截然不同,這種看法早已過時。如今大多科學論文至少有三名作者,而且通常超過這個人數。與流行文化的聯系也限制了科學對客觀真理的主張,因為科學結論與眾多不可捉摸的主觀心理因素和其他偶然因素關系密切。即使是研究人員,也幾乎沒法用肉眼直接觀察物理學里的新發(fā)現,但只需要一點兒想象,古生物學發(fā)現就很容易以豐富多彩的圖像呈現出來?铸堅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時候走入人們的視野,在這段短暫的時間里,人類對恐龍的情感復雜、矛盾、五味雜陳,在某種程度上又十分親密,正如我們對狗和貓等所有其他動物的感情。這份關系在很大程度上由幻想所左右,和公眾與名人的關系十分相似,但沒有因此而變得不真實。展覽、主題公園、小說、玩具、電影、漫畫、標志和各種其他流行文化產品都會以恐龍作為主角。 更公開的科學活動也充斥著吸引看客的心機,只不過比較矜持。吉迪恩·曼特爾(Gideon Mantell)等早期恐龍發(fā)現者大大夸大了恐龍的體格,以迎合公眾對宏大新奇事物的熱愛。在19 世紀末和20 世紀初,尋找巨大的骨頭變成了一場競爭,投身其中的不僅僅是探險家,還有支持他們的實業(yè)家和政府,這個活動完全就是化石狩獵。 即使使用非常精密的工具,研究者也只能從骨骼和相關事物中推斷出有限的信息,因此恐龍外觀和習性的復原有很多想象空間。*受歡迎的恐龍形象甚至忽略了古生物學的限制,不過還是會經常參考*近的發(fā)現,以免結果過時。在描繪恐龍的時候,我們也會大量參考中世紀的龍和惡魔形象藝術,而這些古代神靈的形象其實又和化石有關。神話中的大蛇通常與古老的信仰或遙遠的時代聯系在一起,于是諸如圣喬治(St George)或貝奧武夫(Beowulf)這樣的屠龍者就像今天的古生物學家一樣,都在將世界推向現代。 我們是什么時候“發(fā)現”了恐龍?大多數學者都會說是19世紀初。如果必須給出具體的年份,那可能是1824年,當時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命名了巨齒龍。也可能是1842年,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在那一年里創(chuàng)造了“恐龍”一詞。但是大部分為“恐龍”這個概念打下基礎的信息早已為人所知。世界各地的人會時不時地發(fā)現恐龍骨骼。他們還想象出了巨大的爬行生物,有些類似于我們今天所謂的“恐龍”,但他們還沒有可以描述恐龍的知識構架,也沒有能為恐龍找準位置的宇宙觀。
為什么我們迷戀恐龍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博里亞·薩克斯(Boria Sax),美國作家、講師、教師。執(zhí)教美國默西學院研究生文學課程,同時在美國興格監(jiān)獄執(zhí)教。2010 年獲得美國全國獨立學者大會頒發(fā)的愛森斯坦-德萊西獎最佳學術文章獎。已出版20余本書籍,多數探討人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關系,著有《烏鴉》《神話動物園》等。 譯者簡介: 邢立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詹姆斯·李·威爾遜獎得主。專注于四足類遺跡化石的研究,推動了四足類遺跡規(guī)模性研究的發(fā)展,重構了中國四足類足跡的整體分布,揭示其古生態(tài)學意義;亦專注于中生代琥珀脊椎動物包裹體的研究,豐富了龍鳥等脊椎動物的軟組織細節(jié)認知,填補了其在演化、適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Nature Com. 等國際期刊發(fā)表260 余篇科研論著,被引用4100 余次,并出版翻譯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深受青少年讀者喜愛。 李銳媛,邢立達恐龍實驗室團隊合作伙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長期從事醫(yī)學、古生物學領域翻譯工作,與邢立達合作翻譯過多本恐龍及其他生物學科普書籍。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