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盲袋,以書為“藥”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跨文化宗教學 以彼岸為主題

跨文化宗教學 以彼岸為主題

作者:思竹 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03-01
開本: 16開 頁數: 244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56.9(7.2折) 定價  ¥7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跨文化宗教學 以彼岸為主題 版權信息

跨文化宗教學 以彼岸為主題 內容簡介

   面對當今世界多元宗教共存、間或彼此沖突的事實,本書出于一種自覺的跨文化意識,探究適用的跨文化方法,以“彼岸”為主題,嘗試樹立起“跨文化宗教學”的某種樣態(tài)。作者把“彼岸”作為諸宗教意欲超越現世生存而趨向的目標愿景的喻意性象征,以共情式理解和對話性批判并舉的方式,不僅對猶太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彼岸愿景進行重述,而且解析這些宗教將此岸關聯(lián)到彼岸的各自方式,亦即所謂此岸一彼岸的關聯(lián)模式,區(qū)分了猶太教的信心模式、基督教的中保模式、印度教的內證模式和佛教的寂滅模式,并對它們各自的有效性和得失成敗作了批判性的、比較性的反思,或能為理解諸宗教之間的深刻差異和尋求它們之間可能的對話基礎提供啟發(fā)。

跨文化宗教學 以彼岸為主題 目錄

**章 導論 第二章 猶太教:面向“應許之地” **節(jié) 地上的彼岸:應許之地 第二節(jié) 抵達彼岸之道:守與耶和華的約 第三節(jié) 此岸-彼岸的關聯(lián):信心模式 第四節(jié) 挑戰(zhàn)與危機:不見應許? 第三章 基督教:以天國為盼望 **節(jié) 天上的彼岸:天國 第二節(jié) 通往彼岸之路:信靠耶穌基督 第三節(jié) 此岸-彼岸的關聯(lián):中保模式 第四節(jié) 挑戰(zhàn)與危機:基督論難題及其他 第四章 印度教:以“梵我一如”為目標 **節(jié) 彼岸在“我”:解脫,或日梵我一如 第二節(jié) 達至彼岸的進路:四瑜伽 第三節(jié) 此岸-彼岸的關聯(lián):內證模式 第四節(jié) 難題與挑戰(zhàn):唯心及避世 第五章 佛教:以涅槊為彼岸 **節(jié) 絕對的彼岸:涅桀 第二節(jié) 通往彼岸之途:八正道 第三節(jié) 此岸-彼岸的關聯(lián):寂滅模式 第四節(jié) 困難和挑戰(zhàn):寂滅法之難和無我問題的謎團 第六章 還能抵達什么樣的彼岸 **節(jié) 還能有什么樣的彼岸愿景? 第二節(jié) 如何抵達可能的彼岸愿景?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跨文化宗教學 以彼岸為主題 作者簡介

思竹(王桂彩) ,哲學博士、浙江大學副教授。長期以來專注于跨文化宗教思想研究。負責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跨文化宗教學的理論構建與主題研究”、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跨文化宗教研究方法論”等并已結題。已翻譯出版相關學術著作《宗教內對話》、《看不見的和諧》等13部。已出版專著《巴別塔之后:雷蒙·潘尼卡回應時代挑戰(zhàn)》(2004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發(fā)表論文《雷蒙?潘尼卡宗教對話思想簡論》(載《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走向跨文化解釋學》(載《復旦學報》2008年第5期,轉載于人大復印資料《外國哲學》2009年第1期)、《走向跨文化宗教學》(載《復旦學報》2013年第4期)等。專著《巴別塔之后:雷蒙?潘尼卡回應時代挑戰(zhàn)》獲第十三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