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易中天合著當代名家攜手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奠基之作中西美學交相輝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2168
- 條形碼:9787521202168 ; 978-7-5212-021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易中天合著當代名家攜手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奠基之作中西美學交相輝映 本書特色
哲學家鄧曉芒、學者易中天唯yi合著作品
中國人了解東西方美學史的入門書
追本溯源,展現(xiàn)東西方美學發(fā)展脈絡;
美學即人學,解開美學的終ji秘密。
1.有人說,鄧曉芒是“中國的尼采”。易中天是“中國的希羅多德”。兩人是大學同學,據(jù)說在念書的時候,鄧曉芒寫下一個美學提綱,當時所有人都不理解,只有易中天一個人懂得。過了很多年,這個提綱就變成了《黃與藍的交響》,它也是鄧、易兩位當代大師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大變革的里程碑。
2鄧曉芒、易中天,當代大眾文化的風向標。自從易中天從《百家講壇》走入大眾視野,其對大眾文化的影響力非常驚人,作品銷售十年經(jīng)久不衰。本書中第五章的地方,易中天研究“人的問題”,才有了后來風靡全國的“漢代風云人物”和“品三國”。
而鄧曉芒作為哲學家、哲學教師在當代大學生中有很高的人氣,講座場場爆滿,場場窗外都擠滿了聽眾。而他的很多杰出作品未被大家所熟知。
3優(yōu)美的文字說美學。書中僅用短短幾萬字,呈現(xiàn)了中西美學2000年的全貌,理出兩條越走越近的清晰道路,jue非各家觀點的機械、晦澀羅列,新奇、易懂、充滿美感。
4.可遍覽美學經(jīng)典。本書甚至有對馬克思《巴黎手稿》zui深入的解讀。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易中天合著當代名家攜手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奠基之作中西美學交相輝映 內(nèi)容簡介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將中西方美學思想兩千年的發(fā)展整理出各自的邏輯線索,形成一個自我體系的、理論化的美學世界觀。從回顧中西美學的這一尋求美的歷史中,分割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剝離層層深入的邏輯鏈。而這兩條邏輯線索的的交匯點,正是當代美學的理論突破口。本書縱觀美學史,進行美學史總體比較研究,抽象構建出一個神奇的科學美學體系。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易中天合著當代名家攜手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奠基之作中西美學交相輝映 目錄
目錄
Contents
第四版序/1
序論美學司芬克斯的微笑/1
**章起點:大地之子與海的女兒
**節(jié)在歷史的岔路口上/17
一黃與藍的交響/18
二大河尋源/24
三炎黃之血與殺父的英雄們/29
第二節(jié)人文的曙光/36
一德與禮的淵藪/37
二一憂一樂之間/43
三“小人國”的秘密/49
四希臘文明的兩只翅膀/56
第三節(jié)走向古典美的峰巔/63
一美的理想:溫柔敦厚與靜穆的哀傷/63
二藝術的歸宿:音樂性與雕塑性/72
第二章西方:從自然到人的邏輯進展
**節(jié)沉默的星空:古希臘客觀美學/87
一美的和諧說/89
二藝術的本體論/100
三日神的黃昏/107
第二節(jié)天路歷程:中世紀神學美學/115
一美的懺悔/117
二感性的求索/121
三行動的美學/125
第三節(jié)“上帝在你心中”:近代人文美學/130
一思的執(zhí)著與知的迷惘
——認識論美學的崛起/132
二精神世界的漫游
——人本主義美學的拓荒/150
三實踐美學觀的誕生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對美學的偉大變革/174
第三章中國:從社會到心靈的歷史變遷
**節(jié)美在人倫:先秦兩漢藝術社會學/179
一從巫鬼到人文/181
二審人的美學:儒家/188
三“禮崩樂壞”的反思:非儒家/197
四走向“天人合一”/206
第二節(jié)美在形式:魏晉隋唐藝術哲學/211
一文學的自覺/213
二哲學的藝術與藝術的哲學/218
三盛唐氣象/231
第三節(jié)美在心靈:宋元明清藝術心理學/233
一轉(zhuǎn)向心靈之路/236
二從“神思”到“妙悟”/243
三返老還童的奇觀/252
四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259
第四章現(xiàn)代:一次壯麗的金環(huán)蝕
**節(jié)雅典娜睡著了嗎?/269
一自然科學的形式主義/272
二非理性主義的表現(xiàn)主義/283
三理性主義的表現(xiàn)主義/297
四社會科學的形式主義/304
五美感經(jīng)驗論/314
六藝術社會學/319
第二節(jié)胚胎學和古生物學:當代中國美學的奇異巧合/325
一客觀論美學的建立/327
二神學—巫術的現(xiàn)代鬧劇/336
三人文美學的興起/339
第五章美學之謎的歷史解答(新實踐論美學大綱)
**節(jié)藝術發(fā)生學的哲學原理/345
一生產(chǎn)勞動的藝術性因素/347
二藝術因素與美感因素的同步發(fā)生/355
三勞動異化和純粹藝術的產(chǎn)生/363
第二節(jié)審美心理學的哲學原理/374
一作為勞動意識的自我意識/375
二作為自我意識的情感/382
三作為情感的美感/387
四作為美感的情調(diào)/395
第三節(jié)美的哲學原理/403
一新實踐論美學的**原理:美的本質(zhì)定義/404
二新實踐論美學的第二原理:藝術與美的辯證法/411
三新實踐論美學的第三原理:審美標準/418
四新實踐論美學的人學結論:真、善、美的統(tǒng)一/424
結束語/433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易中天合著當代名家攜手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奠基之作中西美學交相輝映 節(jié)選
**章 起點:大地之子與海的女兒 歷史哲學包含著對歷史意義、統(tǒng)一和結構的探討,它僅能將整個人類作為對象。 ——雅斯貝爾斯 **節(jié)?在歷史的岔路口上 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在遼闊的歐亞大陸遙相對應的東西兩端,在阡陌縱橫的黃河流域和波光帆影的地中海沿岸,同時有人類早期美學思想兩朵燦爛的火花在生動地跳躍。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開山祖師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和西方美學傳統(tǒng)的奠基者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這兩個幾乎生活在同一緯度上的同時代人也許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們所提出的美學觀點將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照亮人類美學思想的漫漫旅程,而只有當這兩道光芒融匯為一的時候,美的世界才會普照著理性的太陽! 〉,相傳是女媧氏用黃土所造就出來的東方人和自認為是從海水中衍生出來的西方人是何等的不同。》路鹈凶⒍ㄒ呱喜煌拿缹W道路一樣,東西兩方從一開始就站到了不同的起跑線上。東方禮儀之邦的美善同源思想鑄造出中華民族重人情、重感受的溫厚淡雅的鑒賞情趣,西方智術之鄉(xiāng)的美智合一原則熏陶了希臘民族重理智、重思辨的高貴靜穆的審美遺風。中西美學思想的這種差異早在它們的奠基人孔子和畢達哥拉斯之前就已經(jīng)初見端倪了。據(jù)記載,春秋時期的伍舉在對楚靈王的諷諫中就已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內(nèi)外、小大、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 而古希臘**位哲學家泰勒斯已勸導人們:“去找出一件唯一智慧的東西吧,去選擇一件唯一美好的東西吧!” 中西美學思想的差異可說是源遠流長! ∪欢,從美學思想本身的源流上追溯中西審美意識的起因,不論從理論上說還是從歷史資料來看,都不可能找到那真正的源頭。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源頭,總是逐漸淡入一片上古時代的沙漠。如果不從宏觀上考察產(chǎn)生這一源流的整個地形地貌,那么中西審美意識特點的起源就永遠是一個難解之謎。馬克思說:“全部人類歷史的**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個人與其他自然的關系。”其中包括人的生理特性和“人們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地質(zhì)條件、山岳水文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其他條件”。 中西美學思想的差異性既然是這兩大民族不同文化的產(chǎn)物,那么這種差異性的成因也就一直要追溯到古希臘和古中國在自然條件上的區(qū)別,如此才能得到根本的了解! ∫弧↑S與藍的交響 打開世界地形圖,如果用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來看待那些稀奇古怪的圖案,我們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這顆小小的星球竟是由兩種基本色調(diào)——黃色與藍色——裝飾起來的。康定斯基在其名著《論藝術里的精神》中曾對這兩種處于兩極對立中的色調(diào)作過極細致的描述,他認為,“色彩里的暖或冷意味著各自向黃色或藍色的接近! “如果有兩個圓形分別用黃色或藍色畫出,短暫的集中就會在黃色圓形里展現(xiàn)一個離心的延伸運動,和一種向觀者明顯接近的效果。另一方面,藍色圓形只在自身領域里移動,就像一個鉆殼體的蝸牛,有從觀者前面離去的效果! 黃色和藍色向第三種原色即紅色的偏離便形成了橙色和紫色,黃與藍的混合則是綠色。也許,康定斯基在制定他的色彩理論時,絲毫也沒想過要用它來繪制地圖,但我們卻的確可以從這種色彩心理的描述中,引出中西兩大民族在起源上的原始區(qū)別。事實上,除了緯度的相近以外,中華民族和希臘民族自古以來所生存的各種自然條件是那樣的不同,它們恰好各自體現(xiàn)了黃與藍這兩種地球色彩的極致! ≈腥A民族的搖籃是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在世界上四個起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埃及、印度、巴比倫和中國)中,她是*遠離入?诤秃0毒的。在遠古時代,由大陸腹地繁衍起來的炎黃子孫們對于海洋是相當陌生的。據(jù)有人考證,《山海經(jīng)》中被稱之為世界“東極”的“扶!眹,*初也不過是指魯南蘇北一帶(即山東曲阜地區(qū)),至南北朝時才被推至“東海之東岸”,而與日本混為一談。 無論此說當否,無疑,在初民們眼中,海洋總是屬于“中國”之外的領域。海洋的形成本身就是某種不正常的災變的結果:“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他們生于內(nèi)陸,對一片汪洋的景象抱有本能的恐懼。大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女媧補天 ,這些遠古流傳下來的神話給我們留下強烈的恐水、治水、把水看作敵對物的印象。反之,初民們對于“土”卻自古以來懷著一種信賴和眷戀。中華民族休養(yǎng)生息的地方是這樣一片親切的沃土,黃河挾帶著肥沃的泥沙,經(jīng)過九曲十八彎,淤積成了連綿千里的黃金地帶。在這里,“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地是堅實可靠的,人生于土而歸于土,土是全民族*終的母親。初民們用土去對付水,“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鯀死后,“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人們把土地神尊為“福德正神”,且“我國古代地上群神中,土地神的崇拜者*廣泛,祭祀*盛” 。在古代中國人眼里,整個世界都以土地為中心,“天圓地方”,地的東南西北等長。戰(zhàn)國時代與海外有了交通,又設想地的邊緣為海,海的邊緣與天相接。《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部分寫得較翔實,而海經(jīng)部分則不但簡略,而且怪誕不經(jīng),隱現(xiàn)著一種不可解的神秘感!对娊(jīng)?小雅?北山》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蓖猎诿裰龋褚酝翞楸,帝王的權力首先就是對土地的權力。凡此種種,無不說明黃皮膚的中華民族是“大地之子”! ∨c此相反,古代希臘民族則是“海的女兒”。 從地理上看,希臘半島三面臨海,境內(nèi)多山。全地區(qū)除北部以外,沒有一處距海五十公里以上。環(huán)抱希臘半島的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它們都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中,大小島嶼星羅棋布,總數(shù)在四百八十個以上。加之希臘半島具有世界上*為曲折的海岸線,這就形成了無數(shù)避風和停泊的天然良港,成為早期希臘人海上生涯的大本營。在古希臘神話中充滿著人、神和海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除了宙斯、阿波羅、雅典娜這些帶有明顯社會政治和倫理色彩的神之外,在自然性質(zhì)方面*重要的神就是海神(波塞冬),以及據(jù)說是從海水泡沫中誕生出來的愛和豐產(chǎn)女神(阿芙洛狄忒)。所以荷馬說:“海神夫婦是萬物之父!眾W爾弗斯說:“海是*早有生殖能力的! 海神與愛神崇拜主要流行于小亞細亞海岸和伊奧尼亞一帶,這一地區(qū)是希臘移民區(qū),也是經(jīng)濟、文化*先發(fā)達起來的地區(qū)。希臘*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就產(chǎn)生于此,據(jù)說這個學派與海洋崇拜有關。其創(chuàng)始人泰勒斯提出的哲學命題就是:“萬物的始基是水。”在他眼中,地中海處于世界的中心,希臘處于陸地的中心,大地就像一個漂在水上的圓盤。難怪被黑格爾稱為“古代人民的教師”的荷馬的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都以海洋為背景而展開,海洋就是希臘人的家。反之,希臘人對陸地卻有一種疏遠得多的態(tài)度。不管是對小亞細亞、埃及、意大利還是對色雷斯,他們的移民和攻占只限于各大港口,頂多是離海岸不遠的一些土地,對深入內(nèi)陸卻毫無興趣。希臘的地神哈得斯(普路同)是黑暗冥國和地獄的統(tǒng)治者,他劫走農(nóng)神之女珀耳塞福涅(普羅索賓娜),使這個美麗活潑的少女成了陰森可怖的陰間之后。他反復無常、性情乖戾,與中國好脾氣的土地公公恰成鮮明的對比,和佛教傳說中的閻羅王倒有些類似。但閻王并不是土地神,只是執(zhí)掌生死的冥界之王,而哈得斯卻同時兼管豐產(chǎn)。他既是土地神,也是死神和地獄之王!
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鄧曉芒.易中天合著當代名家攜手開創(chuàng)新實踐美學的奠基之作中西美學交相輝映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和批評家,現(xiàn)為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鄧曉芒長期從事西方哲學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和翻譯,是國內(nèi)di一位從德文原文翻譯康德的學者,他的哲學著作及美學著作在當代學界和思想界有著特別廣泛的影響力。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長沙,1981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后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jīng)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