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調查報告/新視野人文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70159
- 條形碼:9787532170159 ; 978-7-5321-7015-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夢境調查報告/新視野人文叢書 本書特色
你夢到:需要重考一門早已通過的考試,匆匆忙忙去趕火車卻沒有趕上,路上遇見一些早已過世的人……夢大多在你醒來前才浮現,留下的卻是一串疑問。
在夢中,你為何會覺得那些怪誕的情景合乎情理?為什么夢中會有飄蕩的感覺?夢是否預示著什么?以及難解答的問題——夢有沒有含義?
本書中,通過半個世紀以來不同的科學家做的各種與夢相關的實驗,杜威•德拉埃斯馬向讀者展示了關于我們的夢境在心理學和神經學領域中一些已經得到澄清的事實,用優(yōu)美而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關于做夢和記憶的科學聯系……
夢境調查報告/新視野人文叢書 內容簡介
社科·心理科普類讀物。這是杜威·德拉埃斯馬的一本新作,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了關于做夢和記憶的科學聯系。
你需要重考一門早已通過的考試,匆匆忙忙去趕火車卻沒有趕上。路上遇見一些早已過世的人。夢大多是在你醒來前浮現。留下的是一串疑問。在夢中你為何會覺得那些怪誕的情景合乎情理?為什么夢中會有飄蕩的感覺?夢是否預示著什么?其中很難解答的還是,夢有沒有含義?在本書中德拉埃斯馬向讀者展示了半個世紀以來關于我們的夢境在心理學和神經學領域中一些已經得到澄清的事實。
夢境調查報告/新視野人文叢書 目錄
關于大腦及夢境
快速成功之道
“大腦內窺鏡的一種形式”
快速眼動
睡眠的結構
夢境的分類
瘋狂之法
2. 不動的行走者
在夢中飛翔和漂浮
幸福、健康、長壽
沒有飛行儀器就更好了
開爾文男爵
3. 黑夜的羞恥!黑夜的羞恥!
關于裸體夢境
令人尷尬的裸體夢境
錯誤的男人
孤兒
4. 考試掛了,關于考試夢境
精英階層的代價
兩只鉛筆,兩個乳房
掛科
5. “唉,瑪麗,這只是一個夢!绷挚先粲兴嫉卣f。
關于預言夢境
預言夢境
心靈感應夢境的實驗
懷念馬可尼
噶爾艮堡
綿羊和山羊
稻草人
6. 做夢且自知
清醒狀態(tài)下做夢
E類夢境
我在漂浮,那我就是在做夢
摩斯電碼
怪獸
加州夢
7. 布呂克教授迷人的藍眼睛
關于夢的色彩
技術色彩的夢?
夢里的色盤
病態(tài)的藍色
**張黑白照片
半成品
8. 沒有圖像
關于盲人的夢
圖像的安慰
盲人在實驗室中的夢
盲人知道自己夢到什么嗎?
有視覺的人知道自己夢到什么嗎?
9. 您的夢是廣播劇嗎?
關于文森特•白洛的夢
10. 恐怖的滴答聲
關于夢中的時間
喚醒夢
喚醒夢的三重謎題
錄像帶
11. 夜間的驚懼
關于夢魘
夢魘的過去
睡眠癱瘓癥
夢游
夜驚
蛇
黑暗的恐懼
12. 關燈?
關于春夢
情欲的噩夢
L的勃起
白日夢
春夢
朦朧
夜間的碎片
感謝
夢境調查報告/新視野人文叢書 節(jié)選
關于盲人的夢
夢是一種強烈的視覺體驗。根據感覺元素的不同對搜集的夢進行仔細篩選,會發(fā)現聲音在多于一半的夢中出現: 電話鈴響,聽到的音樂,遠處轟隆隆的雷聲。在夢中聞到或嘗到什么的,還不到1%,觸覺則更少。但若將圖像從夢中除去,大多數情況下就不剩什么了。由此可見,對于夢的感覺組成的研究不能根據視覺印象的組成提問。夢首先是影片,將影片作為夢的*常用的比喻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這個影片中,人們能夢到被關在一個發(fā)霉的地窖里,或者咬了一口酸蘋果,或者撫摸一只狗,而隨著圖像的形成,很自然地同時形成了嗅覺、味覺和觸覺。
圖像的主導地位有時會引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盲人夢到的會是什么。當視覺經歷缺失時,剩余部分還能否構成夢?或者這樣想過于簡單,對盲人來說夢里會不會根本不缺什么,而是跟他清醒時候的感官體驗一樣完整?是否會出現一種補償方式?在他們的夢中會出現更多的聲音、談話、音樂、觸覺、嗅覺和味覺體驗嗎?
如果盲人并不是先天失明,也會引出另一些問題。他們是否能繼續(xù)夢到圖像?剩余的一生都能夢到嗎?還是隨著他們失明的時間變長,他們視覺印象的部分會減少?他們只能夢到失明之前所見過的圖像嗎?他們如何做關于那些失明后認識的人的夢呢?他們夢到的那些只能用觸覺分辨的人有什么區(qū)別?或者他們會把觸覺轉換成視覺印象嗎?
其中的一些問題跟尋找答案的實驗一樣,歷史悠久。早在1838年時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就出版了有關盲人夢的文集《觀察與研究》。該報告基于對盲人院里約百位盲人嚴謹的調查,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報告。他提出的理論在之后的兩百年里地位仍然不容置疑。美國心理學家賈斯特羅在1888年時做過一個類似的研究,調查了巴爾地摩和費拉德爾菲亞地區(qū)盲人院里的近兩百名盲人和視覺障礙者。赫爾曼和賈斯特羅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1999年出版了《盲人之夢》文章概述的作者也承認,根本不需要對他們二人的研究進行補充。
我們能很輕易地從之前的文獻里找出許多關于盲人之夢的作品進行匯編。文獻的作者可能是盲人之家的老師,也可能是先天或后天失明并向自己的同事匯報自己夢境的生理學家或心理學家。法國人呂西安?波利在盲人院中度過了四年的時間,記下了無數先天或后天失明的人的夢。人們對盲人夢的極大的興趣與人們對其他感官障礙的人夢的極小的興趣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令人感到不安。似乎沒人對聾人的夢境感興趣。盲人夢的文章會不時地被發(fā)表,與之相比,聾人夢的則低到完全沒有。這還是因為有視覺的人很自然地認為,在夢中視覺是占主導的。失聰的人不也是能看到嗎?他們的夢境能有什么特別的?
圖像的安慰
赫爾曼是海德堡大學生理學的私人講師。他在巴黎、科隆和慕尼黑的訪學之旅中,會經常去拜訪醫(yī)院和盲人院,借此收集盲人和視覺障礙者相關的數據。他記錄病人失明的時間,檢查他們的眼睛,并兩次得到了親自進行尸檢的機會,以研究長期失明后視覺神經的狀況。不過在他與盲人進行的交流中,核心問題一直是他們能否在夢中看到圖像。
他的報告一開始是關于先天盲人和后天全盲(完全失明)的人的。這個群體由53人組成。14個被測試者是先天盲人和在5歲之前完全失明的人,他們表示夢中沒有圖像。35個在7歲之后失明的被測試者則表示能夠夢到圖像。另外4個在5歲和7歲之間失明的被測試者的結果則各有不同: 一人能夢到圖像,另一人能時不時地夢到圖像,另外兩個則根本夢不到圖像。
這也正是賈斯特羅在半個世紀之后的發(fā)現,它符合經驗法則: 5歲之前失明意味著在以后的生命中夢不到圖像,7歲之后失明的孩子保留了夢到圖像的能力。在5歲和7歲之間存在成熟和發(fā)展的不同,有的孩子能夠記住并且夢到圖像,有的孩子則不行。
赫爾曼曾認為,后天失明的人在夢中看到圖像的能力也會逐漸消失,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他曾經與一位70多歲的老人談話,這個老人在1810年參加過拿破侖和瑪麗露易公主在巴黎舉行的婚禮。一個慶祝的帳篷發(fā)生了火災,她逃得不夠快,造成嚴重的眼部感染并導致之后的完全失明。這件事發(fā)生在25年前,但在她的夢中一切都像從前那樣清晰,尤其是她只能夢到失明之前所認識到的事物。赫爾曼也曾跟一些失明50年以上的人交談過,他們一直能夢到圖像。他提到,盲人很喜歡向別人講述夢到的圖像,他們向他傾訴說,這些夢讓他們感到安慰。
赫爾曼所在的時期,人們普遍認為,視覺印象的喚起——無論是做夢、回憶還是想象——需要完整的視覺神經,因為圖像需要從相反的路線重新“展現到眼前”。但令赫爾曼吃驚的是,事實并非如此。對后天失明的人進行尸體解剖,發(fā)現雖然他們的視覺神經已經皺縮和變干,但他們直到去世之前還仍然能想到和夢到圖像。很明顯,在將圖像傳導到大腦時,視覺神經是必不可少的,但之后的再現卻并非如此。為了給大腦“調音”,視覺神經在幼年時期極為關鍵!罢{音”是一個詩意的比喻,是指大腦像樂器通過演奏逐漸形成音調一樣逐漸發(fā)展成型。大腦通過提供的視覺刺激對圖畫進行加工和存儲。這個進程在5歲到7歲之間會結束,在這之后大腦就可以自主地對圖畫進行支配了。其他的感官障礙也同樣如此。如果一個說話已經很好的孩子失去了聽力,大多數時候也會保留其語言能力。
賈斯特羅在完成自己的研究后——不過在發(fā)表前——才看到赫爾曼的報告。他只能對這些*為重要的結論進行證實和補充,他提出視覺障礙者夢中圖像的質量根據視覺敏銳度而不同。十一位視力差到不能分辨色彩的被試者中,只有一位在夢中有視覺意象。只有在相對較晚、平均16歲開始失明的被試者的夢中才可能出現色彩的意象。通過談話賈斯特羅發(fā)現,盲人夢中*重要的感官不是觸覺,而是聽覺。比如說他們很少夢到自己讀盲文。聽覺之后是運動知覺。賈斯特羅發(fā)現下面的這些夢很常見: 男孩夢到在玩游戲,女孩夢到在做針線或家務,年紀較長的盲人夢到自己從事鋼琴調音師或者制刷匠的工作。
賈斯特羅還從一個同事那里看到了勞拉?布里奇曼的夢境報告。她在兩歲時因猩紅熱變成了聾啞人,之后學會了用手語進行交流。她是歷史上**位回答關于夢的問題的聾啞人。賈斯特羅這樣詩意地進行了表達:“她的夢中沒有視覺和聽覺,如同這個只有她知道的黑暗而安靜的世界一樣!彼龝䦃舻矫刻煊脕斫涣鞯挠|覺和運動知覺。她的家人注意到,她在睡覺時手指偶爾會動來動去,像是在寫手語,但是動作太短也不太清晰,理解不了她寫的是什么,就像是一般人在睡覺時的喃喃自語一樣。她醒來后,卻一點也不記得了。令人感到壓抑的是她對噩夢的闡述。聾啞人沒有感知距離的感官。在夢中,也只有在危險真正靠近她的身體時,勞拉才能注意到。她經常在噩夢中驚醒,她只能在夢到的野獸撲向她身體的時候才知道。
賈斯特羅的研究結果也顯示5歲到7歲是夢中圖像形成的關鍵時段。他選用了一個政治比喻來形容這個時期,“關鍵時期”。亞當斯總統(tǒng)用這個詞來形容美國從獨立戰(zhàn)爭結束(1783年)到華盛頓總統(tǒng)上臺(1789年)這六年的困難時期,那之后才進入內外部都充分穩(wěn)定的時期,而剛成立的共和國也不再有瓦解的危險。在發(fā)展心理學中除了原意外,這個詞也有另外一種意思。賈斯特羅想用此闡明,一些心理過程——以及依賴這些過程的神經循環(huán)——存在著時間上的空當,在此期間形成的心理過程并不是不可逆的。之后的研究發(fā)現,失聰的人保持夢中聲音存在的關鍵時期也是5歲到7歲之間。
大腦損傷的研究證實,神經損傷能對夢產生不同的后果。某些大腦損傷并不會導致失明,而會損害某些特定的視覺感知,例如色彩辨識能力、運動感知能力和面部識別能力。這些損失也會損害夢中的這些能力。夢會變得沒有顏色,或者靜止不動,或者里面人物的臉辨認不出來。這類神經損傷的直接后果是,7歲之后失明的人盡管保有夢到圖像的能力,卻很少夢到圖像。區(qū)別在于,失明的原因大多數在于眼睛或者視神經受損,而視覺神經機制后面的部分還完好無損。這部分的基礎設施像不能行駛的道路一樣還是完好的,但由于距離較近,在夢里仍然能產生圖像。顏色和人臉識別部分的損傷又進一步傷害了大腦中這部分的路線,因此在夢中也不再發(fā)揮其功能。盲人由于后枕葉腦中視覺領域受到損傷,在夢中也不能看到圖像。
相比于盲人夢到什么,赫爾曼對盲人怎么做夢更感興趣。在他的整整64頁的報告中幾乎沒有夢的內容。但是他也需要對盲人進行訪談,因為他認為,失明后人們關于新環(huán)境的夢會有滯后,或者有時候根本不會出現。有一位70多歲的受訪者,他在18歲時就進入了護理機構,但他從來沒有做過關于這個新環(huán)境的夢。能夠夢到失明前所有事物的人,失明的時間相對較晚。能夠夢到失明后認識的人的受訪者,失明的年齡平均較小。
赫爾曼果斷地另辟蹊徑。失明較晚的人在夢中接受這種轉變也明顯較晚。這與截過肢的人經歷是否一樣?赫爾曼曾遇到過一位56歲的老人,他截去右腿已經有11年了!八恢笨抗照茸呗,但是在夢中卻不是這樣,而是像一直擁有健康的腿一樣。生活中會經常發(fā)生這樣的事: 他從床上起來就摔倒了,因為在夢中他根本不需要用拐杖!边有另一個男孩,他在3年前失去了腿,在他的夢中他仍然能正常地奔跑。
能夢到圖像并不意味著在夢中還能看到東西。一位盲人就曾經夢到自己失明了。不過赫爾曼的結論是,一些盲人在夢中仍然能看見,這跟那些能在夢中使用截去的手臂或腿的情況是一致的,這也符合截肢后身體延遲適應或者根本不能適應自身經驗的研究。穆德和他的助手曾經訪談過一大批缺少胳膊或腿的人,了解他們在夢中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37%的人夢中的圖像是混合的: 有時候他們夢到自己有完整的身體,有時候則會夢到截肢后的樣子。21%的夢是這樣的: 沒有胳膊或腿。更多的人,約占31%,夢到他們還是手術前的樣子。不論做夢的人是男是女,不論缺少的是胳膊還是腿,也不論截肢是因為意外事故還是重大疾病——這些因素對結果沒有任何不同影響。不過年齡效應還是存在的。“適應者”平均年齡在51歲,夢到自己仍然完好的平均年齡在59歲。**組的截肢發(fā)生的時候也比較早,大約平均為38歲。第二組大約比他們晚了11年。
德國在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后出現了對截肢者夢的研究,大多數都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一位只有一只胳膊的人,夢到他用兩只手拍死了蚊子。有時候圖像是混合的。一位在14歲時失去一條腿的男人經常夢到他在學開車,并且兩條腿都在,但是剎車器對一條腿沒有反應,他失去了對方向盤的控制。所有的研究都顯示,在夢中看到自己有完整身體的人占大多數。
像赫爾曼研究的盲人一樣,很容易——并且通常選擇性地——將這些夢認為是希望之夢?赡苁聦嵣线@是另一種情況。如此之大比例(80—90%)夢到自己仍然身體完好的人在白天時也有幻痛的現象。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失去的胳膊或腿并且有時會感到疼。這種現象在夢里也會出現。一位腳部有幻痛的男性曾夢到游泳時有老鼠咬自己的腳。夢看起來好像是導致白天出現幻覺和逃避后續(xù)經驗加工的神經性再現的“照本宣科”。穆德和他的助手表達了這樣一種設想: 我們一出生時,大腦中就形成了基因預設的軀體再現區(qū),它的分布是固定的,以至于大腦對于身體的改變不能進行相應的調整,尤其是當人們超過50歲時。
赫爾曼的這位在夢中太晚意識到他只有一條腿的不幸的病人,年齡為56歲,符合能夠證實這一假設的群體特征。但是那個三年里一直用他消失的腿走動的13歲男孩,提醒了我們這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統(tǒng)計數據。穆德和他的同事們自己也提到過,還有*后一句話沒有被討論過。年齡本身并不能單獨成為決定性因素。
夢境調查報告/新視野人文叢書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埃斯馬(DouweDraaisma),1953年生于荷蘭,專攻人類記憶本質和運作方式的研究。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Prize)。
現任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University ofGroningen)心理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記憶的隱喻》《心靈之擾:精神疾病小史》等,皆被譯成十多國語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